第1章 ,前言(1 / 2)

張家早早的搬出了村子,在鎮上建了一幢房子,15年前的房子還便宜,4萬就能買一塊地基,要把房子建成怎麼樣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張家還是比較早吃螃蟹的那批人,但是張爸為人謹慎,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戶,買房子的時候猶猶豫豫,張媽一聲令下,房子買了,關係近的親戚們和村裏的人來幫忙,3個月房子建了2層,6個月,大體的結構好了,張爸和張媽擺了一桌酒席感謝了,來幫忙的人們,也給足了工錢,一些大的債就寫了欠條,喧囂的人語聲,大家放開聲音談笑,杯酒之間,人們的臉上溢滿了真誠的微笑,張爸在酒桌上,給每一個人敬酒,張媽在簡陋的新廚房,和一群主動來幫忙的新鄰居們準備著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張爸和張媽的臉被燈光和火光映著通紅,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小又又剛滿6歲,白淨的小臉,頭上頂著兩隻衝天的羊角辮,哥哥小劍14歲,十分懂事,幫媽媽看著火,還要帶著調皮的妹妹,小又又今天很開心,又又有了新的房子,還不知道新房子代表著什麼,但是媽媽很開心,爸爸也很開心,大家都很開心,又又應該也很開心。小又又含糊的叫著媽媽跟在媽媽的屁股後頭,就是這樣跟來跟去,就是這樣,小又又已經很開心了。搬出了村子的張家漸漸的和村裏的人們少了聯係,張爸張媽忙著賺錢,哥哥小劍的學費,妹妹又又也要上幼兒班,漸漸的辛勞的白霜爬上了張爸張媽的鬢角,他們的臉上也多了很多皺紋,身子也漸漸的彎了,為了這個家,他們付出了很多。哥哥張雄健上了職業大學,妹妹在學校班級處於中等水平,漸漸的張媽的服裝店的生意穩定了。張爸也不去外麵打工了,留在家裏幫忙,張家形成了張媽掌控者家裏的財政大權,張爸甘願站在張媽的背後,在家裏種種地,幫忙打理一下生意,在小又又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張家發生了兩件大事,1,哥哥張雄健大學畢業沒有服從學校的安排,工作沒有找到,2,在媽媽的安排下,哥哥給又又找了一個嫂子。結婚,生子,哥哥的人生就這樣慢慢的走下去了,又又聽從了媽媽的意見,以一次和媽媽登上了前往黔江書生中學的車子,繳費,見班主任,安排寢室,晚上媽媽回家去了,留下了600的生活費,又又開始想媽媽了,想念媽媽的嘮叨,想念家裏的菜肴,想念爸爸身上的煙草味。淚水悄悄的劃過臉龐,沾濕了枕巾。時間不留人,哥哥開始和父親一起趕集,買一些衣服,張父也拉了一些枕頭,被子,被套每天到處跑,賺點錢。小又又也不小了,哥哥也有了一對兒女,侄子張景賢,侄女張銀悅,時間就是這麼殘酷,在人們沒有意識的時候匆匆溜走,也帶走了人們去實現理想的勇氣。古老的村莊,有著近百年繁華的村莊,漸漸失去了生氣,村裏的大多數人和張家的人一樣陸陸續續的搬出了村子,年輕的小夥子在大城市的誘惑下,走進了繁華的城市,去尋找他們心中的樂土,走出村子的人們再回到村子帶走了他們的兄弟姐妹,在外打工的父母在稍微穩定一些後,回到村子,帶走了他們的兒女,苦了誰也不能苦了孩子,在改革開放的狂瀾下,城市像是一個張開大嘴的怪獸,誘惑著村莊裏的人們,但凡有點能力的人都離開了。村莊的土地也荒廢了,村裏的土房失去了主人的照顧,落滿了灰塵,在一次又一次的狂風暴雨裏搖搖欲墜。村裏的老人聽著村莊在風雨聲裏的哭聲,一遍又一遍的擦著,床頭放著的全家福,不知道外麵的兒子有沒有吃飽飯,會不會著涼,小孫子現在多大了,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健康。一聲轟隆巨響,鄉裏的領導為了開建公路,炸了村子後麵的山,拿山上的石頭去填平路上的深溝,山腳下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坑,坑邊上的山體滑了一部分下來,留下來一條深深的傷疤,坑被雨水填滿,混濁的泥漿水裏沒有任何的生機。小又又上了大學,成了村子裏唯一一個真正的大學生,收到學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時,張爸摸著信封上大大“張又又收”心裏有著說不去的激動,張又又被一所醫學院錄取了,在張爸心中,自己的女兒就是未來的醫生了。張爸想著女兒以後成了一名令人尊敬的醫生,有著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生活。似乎一幅幸福美滿的生活就在眼前展開,但是張又又考上的是三本的院校,數目驚人的學費壓在了張家父母的身上,1萬9,抵上了他們辛辛苦苦半年的收入。又又完全沉浸在對大學的美好憧憬之中。“球,又又的學費多幾天就要交了。”張爸看著染了發的妻子,輕聲的安慰“放心,會沒事的。”就在那個寂靜的夜裏。張爸下定決心,寧願自己辛苦點,不能再加重妻子的負擔了。張爸開著自己電動的三輪車早上5點鍾起床,稍微吃點東西就出門了,占一個好一點的攤位,有一個好生意,下午,去一些剛剛開發的工地,挖一些他們不要的樹根拿去賣木材。張媽努力多買些衣服,偷偷的把自己的存折翻了又翻,下定決心如果還是不夠,就把定期裏的錢先領出來用。半個月張爸的手就開始開裂了,一道道裂痕似乎要深入骨頭,令人心酸。大學沒有像又又心中想像的那麼美好,同學也不再像高中那麼單純,大家既是同學也是未來的競爭者,一些人爭獎學金。比學習名次,給每個人畫上了不同的代號。等到又又真正的看清自己身邊的同學已經3年後了。江芊芊,莊曉夢,是又又在大學遇到的真正的真心的朋友。知己不需要很多一兩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