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司機走後,四叔就帶著微涼和默兒去報名,記得辦事處的主任和四叔很熟絡,他問四叔微涼的中考成績時,四叔說567分,他以為是467,四叔重複了兩遍他才改過來,他笑嘻嘻地對四叔說,“你侄女成績不錯啊,來實驗是不是屈才了,”
“嗬嗬,沒辦法,進一中又差點,隻能來我這裏了,反正會讀書的孩子去哪裏都一樣,”
“這倒也是,”
微涼在旁邊一聲不吭,四叔對她還算滿意,覺得微涼從小在鄉裏長大,有著鄉裏孩子的純樸和乖巧懂事,成績也不錯,說不定會給他爭點光。
報完名後就要選文理科了,微涼很高興不用再上那麼多門課了,她和默兒早就決定讀理科了,雖然她很不擅長學理,但是比起枯燥無味要死記硬背的文科,她寧願選擇一竅不通的理科。
選了文理科後就開始分班,微涼的成績進實驗算得上佼佼者,果然被分到了重點班,名次還靠前,微涼很滿意,但是默兒沒能和她一個班,分到了普通班,雖然班級隔得很近,但是層次太過分明,微涼立馬想到了四叔,她想,讓四叔幫默兒換個班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事實證明真的就是一句話一個麵子的事,微涼也深刻地意識到這年頭有關係比有什麼都強。
下午微涼和默兒就心滿意足地一起坐在了高一(一)班,還是同桌,班主任是個教化學的有點口齒不清的有點小禿頂的中年男人,叫朱小生,他操一口很不標準的普通話,微涼一聽他說話就想笑,後來他還和微涼默兒套近乎,說他們算得上半個老鄉,因為他是向橋鎮的,其實向橋鎮和青石鎮隔老遠了,微涼真想不通怎麼能扯上老鄉,也許是四叔交代過,朱小生的確很“關照”微涼,這讓微涼很厭惡也深受其害。
新的環境新的班級新的同學,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還有默兒的陪伴,微涼覺得很完美。
唯一苦惱的事就是住校,微涼和默兒都不喜歡住校,那時候宿舍都是住八到十個人,用熱水還要去開水房打,偏偏女生宿舍和開水房一個在學校的最北邊,一個在最南邊,來回一趟怎麼著也得一二十分鍾,很不方便,微涼琢磨著想跟弟弟一樣住爺爺奶奶家,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但是又有很多顧慮,畢竟跟爺爺奶奶不那麼親,萬一相處不好怎麼辦,況且這件事還得經過胡爸爸,微涼很糾結,但最後她對住校的反感還是戰勝了她對住爺爺奶奶那裏的擔憂,跟胡爸爸提了這件事後,胡爸爸也有同樣的顧慮,他知道自己的女兒是怎樣的脾氣性格,萬一跟兩位老人處不好,他就難做了,可他也不想拂了女兒的意,畢竟她是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上學,一切還需要有人照應,反正她上學早出晚歸,跟家裏老人也打不了多少照麵,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矛盾,所以最後胡爸爸同意了讓微涼和弟弟一樣住在爺爺奶奶家,還有默兒,來漕河後,微涼和默兒更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家人們也都看出來了,所以沒什麼意見,隻是微涼沒有太多地考慮到默兒會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她隻是覺得她和默兒一定要在一起。
搬進爺爺奶奶家後,胡爸爸又托微涼的二姑媽弄來了兩輛舊自行車,給微涼和默兒上學用,都是微涼的表哥表姐以前用過的。微涼以最快的時間適應著這一切,她和默兒有單獨的房間,跟弟弟隔壁,爺爺奶奶則睡在後房,每天早上,微涼和默兒就騎著自行車上早自習,到晚上下了晚自習後才回來,上高中後,胡爸爸終於讓微涼自己管理每個月的生活費了,這讓微涼很開心。
幾天的時間完全安頓下來後,微涼和默兒就開始認真規劃學習了,那時候默兒覺得自己的分數不夠上重點班,所以很有壓力,怕成了班裏拖後腿的,所以想多用點心,微涼也覺得既然在重點班裏,就該好好學習考個好點的大學,每節課,她和默兒都互相監督認真地聽課做筆記,像當初把一中作為中考目標一樣,她們也把二本大學作為了高中三年的終極目標,實不實現得了是一回事,至少得有夢想吧,她們都這麼認為。
漕河的街道比青石要幹淨寬闊得多,到晚上都是燈火通明,微涼和默兒下晚自習的時候能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店都還在營業,衣服、鞋子、吃的、喝的、路邊攤,還有大超市,以前在青石天黑了就是一片寂靜一片漆黑。胡爸爸給微涼買了個MP3,微涼每天騎自行車就塞上耳機聽歌,每次聽到自己喜歡的歌腳上就像在踩風火輪。
班裏的同學大多比較和善,不過微涼整天和默兒在一起,也沒和其他人打什麼交道,默兒從家裏帶來了兩個厚厚的日記本,給了微涼一個,然後兩個人每天都寫日記,記錄著一些瑣碎的事,起初的生活的確如默兒所期待的那樣平淡,沒有驚喜也沒有意外,就算有她們聽不懂的課不會做的題,有不喜歡的同學和老師,但那都正常。
周末放假的時候微涼和默兒會去城關高中找阡阡,洛洛那時候已經棄學出去打工了,初中關係好的隻有阡阡了,阡阡初二和微涼同班,每天上晚自習之前都一起抬著垃圾筐在學校轉悠,借倒垃圾之名在教室外麵多玩會兒,那時候微涼覺得自己和阡阡臭味相投,誌同道合,有的人就是那種想不做朋友都難,阡阡對於微涼來說就是那樣,初三的時候阡阡又和默兒同班,自然也和默兒玩在了一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是沒錯的。
城關高中也在漕河,和一中隔得不遠,漕河也就這三所高中,放假微涼就和默兒阡阡一起逛街,實驗放假很**,每個星期才放半天假,阡阡是兩個星期放一天半,還可以回家,她們能聚在一起的時候也不多,那時候都沒有手機,還是靠寫信聯絡,信也是等見麵的時候才能給對方,每次阡阡都要給微涼和默兒兩個人回信,說一些奇葩的人,搞笑的事。
自從去了漕河後,微涼和劉雲楓就徹底失去了聯係,後來還是在別人那裏得知他念了技校,但是就那麼疏遠了,微涼沒有很介意,因為生活總是靠新鮮的血液來灌溉,沒有誰有義務一直存在於誰的世界裏。西然在四中也結識了新的朋友,沒有微涼和默兒,她也得找個伴不是,西然的人際關係一直都很廣,和誰都能要好,但是微涼從來不擔心會有人超越她和默兒在西然心中的位置,就像沒有人可以取代西然和默兒在微涼心中的位置一樣。多年以後,微涼才意識到自己身邊唯一沒有離開的人還是西然和默兒。
如果說巧合也算是一種緣分,那麼微涼想說緣分也是在自己的選擇之後才會衍生,她和陸凱之間的緣分就是在她無數次義無反顧的選擇後不斷繁殖衍生的。
城裏的孩子很小就開始上網玩遊戲,微涼和默兒初中才申請了QQ號,學會了些簡單的上網,微涼的弟弟就是個網蟲,經常晚上溜出去通宵打遊戲,但是這些都是在爺爺奶奶不知道的情況下,因為他會在爺爺奶奶起床之前溜回去躺在床上再假裝剛剛睡醒,微涼知道後很佩服弟弟,那天晚上微涼就是在弟弟的軟磨硬泡外加威逼利誘下答應和他一起出去通宵的,因為爺爺奶奶回了老家,他們就暢行無阻了,微涼不太喜歡打遊戲,也不會打,最多看看偶像劇,偶爾腦殘花癡一下。
十月份的晚上已經有點泛涼,微涼和弟弟洗了澡換了衣服後就出門了,默兒沒有同行,她最討厭上網通宵了,微涼套了件外套,腳上還穿著人字拖,弟弟帶她去了他經常去的心緣網吧,開了個包間,微涼很不明白為什麼網吧門口明明寫著禁止未成年入內,網吧裏還坐著那麼多未成年,有的看起來年齡特別小,弟弟一開機就迫不及待地玩起了他的炫舞,沒管微涼,微涼不適應網吧裏渾濁的氣味,還有很多男孩子抽煙,微涼弄了下空間,掛著QQ和幾個朋友聊著天,知道蔡輝也在網吧通宵,她還真沒想到,蔡輝是微涼認的哥哥,初中三年同學,一直很照顧微涼,每次編座位蔡輝都坐在微涼前麵,微涼上課睡覺蔡輝叫不醒她就幫她擋住老師的視線,初三臨近中考的時候每天給微涼講她不會做的題,給她看複習資料,最後他順利考進了一中,微涼卻沒有。微涼很驚訝蔡輝在一中都能出來通宵,問了他在哪個網吧,蔡輝說是大世界網吧,問微涼要不要去,微涼沒去,她已經困得不行了,強撐著眼皮,得對得起通宵的八塊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