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江天不改辭遠役(上)(2 / 2)

此中原因有三。

其一,穀主蔣奉軒素有醫中聖手之名,雖未出穀懸壺濟世,但也未曾自恃醫術高明便敝帚自珍或是為惡鄉裏。這世上沒有誰生來就想跟自己小命過不去的,無論是高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大家都是吃五穀生百病,為求日後求醫問藥方便些,大家對於這位被傳得神乎其神的回春妙手也頗為推崇。凡聞其名者談起時,不說狗腿討好,多少也是欽服尊敬。

其二,晴雪穀中人雖少在江湖露麵,亦不重名利,但大型的武林集會盛典等還是會派人到場的,時有弟子出現,間或外出遊曆,皆待人和善,嚴謹守禮,不像那些動輒喊打喊殺的綠林中人,倒有幾分綸巾飽學之士的氣質。

其三,最重要的是,行走江湖者但凡出身晴雪穀,幾乎個個都帶著一身救苦救難的好醫術,兼且沒有傳奇話本中那些“神醫都是這也不看那也不看”的窮講究,醫藥診金要價頗低,長久以來,晴雪穀在朝野江湖都積累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人緣。

種種原因之下,晴雪穀基本是武林之中板上釘釘的活招牌,出門在外,隻要能和晴雪穀掛上點鉤,多少都能受到點額外優待。

然則,林世卿和封子恪卻都不是因為這些原因要插手這次“晴雪穀大難”的。

明裏說來,晴雪穀與林世卿和未央門的確不算有什麼非常直接的利益牽扯,可其實極少為人所知的是,林世卿其母,也就是楚國北疆公宗盛之女、上一任未央門主,早年師從晴雪穀,其師便是景嵐之母——而景嵐本名亦非景嵐,而是蔣嵐,乃現任晴雪穀主之女,晴雪穀唯一的繼承人。

這也就意味著,按照晴雪穀這一脈論資排輩的話,景嵐和林世卿之母是同輩中人,林世卿則是景嵐的師侄,而這便是景嵐一直貪便宜叫林世卿“大侄子”的緣故。

因著這條關係,林世卿從小到大都沒少受到晴雪穀的照拂,和景嵐更是年少相識,感情甚篤,繼任未央門主後,林世卿雖未明說,可與晴雪穀也有幾分守望相助的意思。

除此之外,封子恪與林世卿及景嵐幼時一同拜在瀟湘林東門揚風門下,是二人師兄的同時,與林世卿的感情也非同一般知己心腹,早便知曉林世卿與景嵐二人關係,所以這次才會如此著急地擔著授人以柄的風險,親自寫信給林世卿。

林世卿與封子恪並轡疾馳在前,待甩開身後門人一些,封子恪顧不得口鼻戧風,稍稍偏過頭,問道:“世卿,你還記得之前門中和血盟達成的約定麼?”

林世卿一路行來,沿途打探,卻幾乎什麼風聲也沒聽到,故此,這些時日也就一直沒有想通一向好人緣的晴雪穀怎會突然招來什麼大難。

再者說,晴雪穀的地理位置比瀟湘林還要隱蔽,外圍布置也更嚴密,除非有穀中人帶領,否則絕沒人可以輕易闖入,就算是招惹了什麼不該招惹的人,閉穀不出就是了,何至於子恪寫給自己的密信中言辭如此嚴重?

聽到這句,林世卿仿佛有了些頭緒,卻仍然不解,道:“記得,那是在緋衣樓,小六無意中惹到了血盟盟主荀洛淵,以昆侖血參為代價,讓我幫忙解決。荀洛淵便由此和門中訂下約定,答應不再追究小六,但要求門中幫他查些消息。我記得我那時還吩咐了門人,注意將荀洛淵他們搜集什麼消息也報給我一份——你說的是這件事嗎?”

封子恪點點頭:“就是這件事。這陣子你忙著南征,大概沒怎麼關注過,血盟前一陣子正托門人搜集了一份消息——‘山河圖’,你聽說過嗎?”

“山河圖?”林世卿一怔,緩緩皺起眉,“似乎很小的時候聽母親提起過,但記不清了……怎麼了?晴雪穀的事和這個山河圖有關?”

封子恪解釋道:“嗯,不知從何時起,江湖上開始流傳一首詩,詩曰:‘鴻北霄靄逐雪浪,楓南雲霓踏流霜。入得長天明玉殿,山河一統履寒光。’詩中說的就是這‘山河圖’,也叫‘山河一統圖’。”

林世卿默念了兩遍這首詩,有些不確定地道:“這詩聽著……像是在指代什麼。可是這山河圖和晴雪穀又有什麼關係?”

“這首詩加上這個山河圖便是晴雪穀大難的來由,” 封子恪不自覺地壓低了聲音,“依照傳言所說,山河圖乃是古武先師所繪,先師亡故前將圖分成了幾塊,說是留待有緣人,那幾塊寶圖碎片便就此流落江湖。圖中繪製的是一幅藏寶圖,藏的是一套內功心法和一套外功招式,這兩套功夫的名字很多人還不知道,但我近來一直在派門人盯著,倒是探出來了點眉目——那兩套功夫中,內功名為河川內經,外功名為嶽山十三式。”

林世卿聽到這裏,不由瞳孔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