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寸舌勝百萬師(上)(2 / 2)

林世卿眉頭一蹙,看了一眼這對父子,忽的有些頭疼——自己好像幫著孟驚羽養了一隻原本以為是小貓,可現今看來應該是老虎的家夥。

而這隻老虎的主人此刻正拄著下巴一副看戲的表情看著那位回話的周國使臣。

“計劃之中,原是打算楚國出主力八萬兵將,周國出四萬兵將的。若加上這一萬梁國精銳,貴國軍隊所占還不到六成。”

陳墨陽又問:“那再請問使節大人,伐齊後備馬匹、弓箭、兵刃,包括各式攻城器械又是各出多少呢?”

那使臣猶豫了一下,和林世卿對了一個眼神,方謹慎道:“這些布置安排應是機密,下使不曾得知具體數字。”

郎中令陳墨陽將眼神挪到了林世卿身上,笑得有些欠揍:“林相爺說呢?”

林世卿笑意不變,眸光難測,接觸到陳墨陽似有深意的眼神,打了個太極:“具體數字尚未統計。不過,自應是貴國出大頭,我國出小頭的。”

林世卿回答的圓滑,可陳墨陽卻並不就此放過他。

陳墨陽繼續問:“勞煩林相爺給墨陽解惑,大頭是多少,小頭又是多少?”

林世卿剛欲回答,孟驚羽卻忽然補充道:“大頭大到多少,小頭小到多少,這問題具體多少說不上來,但總有個大概的數字吧?”

林世卿暗暗剜了孟驚羽一眼,卻是笑容得體,向孟驚羽一施禮,反問道:“不知陛下是如何打算的呢?”

孟驚羽聽了林世卿的問題,笑著點了安銘的名字:“安卿,你說。”

安銘應是以後,麵向這個一直讓他驚詫敬佩的男子微微低了頭,恭敬說道:“相爺,貴國向來擅產良駒寶馬,林木亦是豐盛。所以,除去正常配備馬匹,微臣認為,後備馬匹最宜周國占七,我國占三。弓箭與攻城器械由於部分需有鐵器包裹,所以周國六,我楚國四。至於兵刃,後備之中,我楚國願出八成,貴國隻需出兩成儲備就夠了。”

林世卿身後周國諸臣聞言皆有些瞠目結舌,這年輕將軍看著年紀不大,卻將周國的軍備底細摸得如此清楚,提出的每一個數字都近乎於周國的底線;由於周國缺鐵,最後兵刃一項的二八分成,也著實讓他們動心。

自己的實力還未曾暴露分毫時,便已被對方了若指掌的說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種大庭廣眾之下被剝了個光的感覺,讓他們有些不寒而栗。

林世卿笑意清淺,氣勢不輸一分:“陛下,安銘將軍,貴國提出的這些,除了兵刃一項,其餘我們不能同意。”

孟驚羽好整以暇的看著他道:“哦,不同意?林相且說說你的意思。”

林世卿道:“我國產馬不錯,木產豐盛也不錯。但是,臣可從未聽說過貴國缺馬,缺木。既是不缺,何以出言讓我國出多的那一部分?這是其一。”

林世卿說道此處一頓,觀察了一下孟驚羽的神色,見他是竟一副十分同意的表情,猜到他怕是已經對於自己會提出這個問題有了準備,心下開始有些說不出的不安。

沉吟片刻,林世卿不動聲色的繼續說道:“其二,我周國已說定出七成行軍所用糧草銀錢。除此之外,怎可額外多出這麼多儲備馬匹木材?陛下和將軍真是說笑了。”

孟驚羽坐直了身子,煞有介事的點點頭:“林相所言甚是。封卿,你說呢?”

封子恪一直在旁靜靜聽著幾人唇槍舌戰,隻覺得心中不解。按照世卿之前所言,孟驚羽此時當已明白這國書中所藏貓膩了,可為何此時卻一副看戲的神情東拉西扯,絲毫不提這國書中的事情?

之前他叛出孟驚鵬一派,本已頗受人口舌。

孟驚羽登基後雖留了他的右相位置,卻一直不曾重用他。他身為文官,在一朝之中叛出舊主,雖說對於孟驚羽拿下楚京是大功一件,但孟驚羽不敢用這樣一位叛主之臣當也在情理之中。

隻可惜楚國文風盛行,雖說孟驚鵬並非明主,皇位也是來路不正,但是他為人臣子,便隻有忠於君上這一條路才是正路。

於是朝臣見孟驚羽對他態度冷淡後,由暗轉明,對他更是多有嘲諷排擠,這也使得他在朝中處境更加艱險為難。

他原以為仕途這般發展下去也就罷了,未來尋個契機再爭回信任便是。可今日卻沒有任何預兆的,忽得孟驚羽點了名字陪同林世卿這個重要的使臣,而且現下又被點了名字讓他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