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惜謀破者事無功(下)(2 / 2)

左相點點頭道:“正是。”

孟驚羽聽了這句回答仿似茅塞頓開,撫掌大笑道:“好啊,好!這林相爺好計謀!若不是左相這一句另有圖謀,我絕不會想到竟然是這裏出了問題!”

眾臣聽了孟驚羽的話都是雲裏霧裏,陳宇壯起膽子問道:“臣等愚鈍,不知陛下何意,還請皇上示下。”

孟驚羽搖頭笑道:“不怪你們,若非朕被陳卿一言點醒,隻怕現在也是要與你們同樣糊塗的。”

孟驚羽站起身來,走到鄭陽身邊,抬手敲了敲他手上的盒子,麵帶笑意道:“朕剛剛說周國國書上說,‘兩國聯軍若能占領齊國,他們要求齊國土地自西向東的三分之二’,是也不是?”

眾臣答是。

孟驚羽又道:“你們聽後,皆認為三分之二這個數字太過蹊蹺,是也不是?”

聽了這話,除去陳宇和安銘二人似有所悟,其他大臣隻覺得更是霧裏看花,隻得應是。

孟驚羽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心中卻有些欣賞,世卿啊世卿,無怪我愈加喜歡你了!

“你們可聽好了,朕介紹這周國國書時可有不少字呢!”

隊列中的陳墨陽聽後實在忍不住,站出來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周國所書重點並非在三分之二?”

孟驚羽笑道:“然也,非也。周國所書重點在這數字卻又不在這數字,他們的重點在於自西向東三分之二。”

見孟驚羽停頓不言,陳墨陽又出聲問道:“周國在西,我國在東,這要求並不奇怪,為何陛下會如此說?”

“正是因為這要求看似不奇怪,而且不起眼,所以更加有問題!朕問你們,兵馬未動,什麼先行?”

眾臣回答:“糧草!”

陳宇聽到這裏仍是似懂非懂,可安銘聽到這裏卻已然明白過來,口中輕呼一聲。

孟驚羽見此輕輕點頭,有些欣慰道:“看來安卿已經明白過來,讓他給你們講吧。”

安銘聞言出列,先向孟驚羽行了禮後,才轉過頭向餘下眾臣緩緩解釋道:“微臣身為武將,對各國產糧存糧之地都略有研究,所以此刻方能明白過來。齊國除了東側靠裏的幾個明麵上的糧食產地以外,實際上最大的糧食產地正是在周楚交界的成亭郡南邊、齊國境內的臨昌郡。臨昌有三縣,名為安縣、樂縣、巴陽縣。這三個縣城名為齊國北境存糧之地,可微臣聽說曾有人探查過,這三個縣城實際上是齊國境內實打實的產糧大縣。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周楚兩國才對外謊稱是隻存糧,不產糧。不過即使如此,也是常有重兵把守。”

聽安銘說到這裏,孟驚羽眼神一動,道:“巴陽縣也在臨昌郡裏?”

安銘道:“正是。”

孟驚羽又問:“齊國是否隻有一個巴陽縣?”

安銘猶豫道:“微臣隻聽說過這一個巴陽縣,別的不敢確定沒有,隻是的確也沒聽過別的巴陽縣了。”

孟驚羽隱在龍冠後的清峻麵容悄悄浮起一抹狐狸般的笑意,又即刻落下,清了清嗓子向安銘道:“你繼續說。”

安銘接著道:“因為臨昌郡正在周楚交界的下方,又少有人知臨昌郡裏有這幾個產糧大縣。若是周使直接拿著國書來找我們商談,我們必會將爭論的重點僅僅放在這三分之二上麵。若是他們最終答應隻要齊國二分之一的地界,則多半可能會把臨昌郡要走。如果隻看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的這個數字的話,他的要求絕不算過分。我們也不會立刻就注意到糧食的這個問題。”

眾臣恍然大悟,看向安銘這個嶄露頭角的新貴,眼中都多了幾分心悅誠服。

孟驚羽點點頭,看殿中眾人皆已明白,再不多言,隻向眾人吩咐道:“陳相安卿留下,再將沈寄寒沈將軍宣來,其他人退下吧。”

——————————————————————————————————

上午時間過得很快,封子恪又陪著林世卿走了沒多一會就見有人過來傳話說楚帝宣召周國左相林世卿前去參加午宴。

說是午宴,其實規模並不大。席上不過楚帝孟驚羽、左相陳宇、右相封子恪、剛擢升為郎中令錄尚書事的陳墨陽,剛封了定北右將軍的沈寄寒、官銜略低於沈寄寒的五官中郎將安銘和遠道而來的尊貴使節林世卿並使團中幾個高等級的陪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