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機謀陰陽文武輩(上)(2 / 2)

月汐有些擔憂的接道:“總不會有毒吧?”

林世卿道:“放心,參類本就是大補之物,吃多了或許會有不妥,可這一人一半的吃法除了藥效估計不那麼好,應該不會有什麼其他的事情——至少,不會有毒。”

聽林世卿這樣解釋了一番,月汐終於安下心來:“這樣便好,公子無事便好……”

月汐話音漸低,垂了頭,眼神飄向林世卿纏了繃帶的手,默默紅了眼圈。

林世卿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腦中回想著今日校場發生的事情,暗道蕭瑀到底年輕,心中三分算計臉上恨不得表現出五分。梁帝屬意大皇子蕭慶已不是一兩日了,更何況這些日子梁帝的身子明顯的日漸衰弱。

太子之位未定,且不提蕭瑤這位公主,但凡是牽扯到了這兩個兒子的事情,老皇帝總會敏感許多。蕭瑀沒提早謀劃便罷了,此時雖談不上從長計議,但他和自己這一唱一和表現得卻的確是有些明顯。

過幾日擇婿比試,蕭慶必不會讓自己輕易通過。不過蕭慶也不傻,當還不至於當著多國使節的麵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可是……

蕭瑀今日的武藝卻實在出乎自己意料,原竟還以為他是真的不學無術。

嗬,也對,皇家中哪有真正的不學無術。

林世卿一哂,心中便又想到,蕭慶對皇位已然籌謀多年,雖說蕭瑀沒對這位子表現出什麼欲望,但從蕭慶對梁國皇帝的心狠手辣就能看出來,若蕭慶即位,蕭瑀就是第一個要被拿來開刀的人,蕭瑀這個看似不中用的弟弟現在是不爭也得爭。

蕭瑀今天這麼主動的在梁帝麵前跟自己還有月汐一唱一和“表明心跡”,想來就是怕蕭慶先下手,蕭瑀反倒拉不到自己這個盟友。

可惜,還是做的有些明顯,他人便罷了,隻是孟驚羽……

林世卿回想起日間孟驚羽徘徊在高遠晨與他之間的那種若有所思的眼神,心緒漸沉。

月汐見林世卿陷入思考,在一旁呆呆看了許久。而後忽然想到了公子的吩咐,沒有出聲,細心地鋪好床鋪,掩上門悄悄離開,執行命令去了。

窗外,夜色漸濃,一院繁花似錦。

————————————————————————————

過了幾日,梁帝訂好了諸多招婿安排後,沒有在宮中召見統一通知,而是安排了梁國官員去各驛館通知。

時間定在了次日早上。

地點仍在前幾日召開洛匈大會的東城校場。

第二日辰時,天已大亮,各國使臣俱已集合在校場南側。

略晚時,梁帝偕梁國皇子及眾臣方至。

林世卿抬頭一瞟,嘴角不由抿起——果然,較之於幾日前在校場上所見,梁帝眼下淡青顏色更深了許多。

梁帝這幾日似乎都極為疲倦,過去幾日每次召見或是宮宴都是露個麵簡單說兩句,便匆匆離去。

今日看來更是如此,除了開始幾句寒暄的話,其餘皆由大皇子蕭慶代勞了。

擇婿方式極簡單,共分三關。

第一關文試,各國參與比賽的青年才俊賦詩一首,內容為公主思念遠行的心上人,要求以公主角度創作。

這一題材本是極為普通,不過角度刁鑽了些,各國使團之中豈少得了文人騷客?

不過再精明的與試者,之前即便打過文試的腹稿,大多也隻是歌功頌德的作品,再如家國天下的鐵血丹心之類,此刻是完完全全的合不上題。

這般的閨怨詩讓男子立時作來,雖不說十分費勁,但是寫出的詩不是辭藻浮誇,便是過於矯飾,細微之處實在難以描繪出來。

作品大都平平。

其中隻有兩個人有些特殊。

一個是孟驚羽。

孟驚羽填的是一首相見歡。

清雪落盡元宵,醉複醒,漏深夜永柔腸係還繞。

一重霄,三裏橋,難夢好。錦書難托遠寄檀郎俏。

詞牌貼切,小令言辭亦是質樸平實透著些淡淡幽怨。數字遞進,尾句點明主題,直抒胸臆。手法簡單,朗朗上口。讀過之後,仿佛自己心中也帶了些淡淡的愁怨,隻不過情境小了些,和後來的那首相比,沒有占到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