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驚羽番外——我命天命(上)(1 / 2)

在與世卿相處的這些時日裏,我漸漸懂得:有些人即便日日相對,也不見得在腦中留下多深的印記;可是有些人,從第一眼起,便注定糾葛一世。

如果沒有他的出現,我相信即使我長命百歲安樂一世,大約也終會覺得心是空的,人生是無趣的。

可我在有限的生命裏,有幸等到了這個與我命中注定的人,那麼也就注定了我們活著的每一刻,都是不可複製、不可磨滅的精彩與回憶。

是的,遇到他是我這一輩子最幸運的事情。

沒有之一。

雖從未問過他,可總有種直覺告訴我,與他第一次相遇應是那年在瓊玉宮中。那時的他像是個憤世嫉俗的孩子,話語之間滿身的倒刺,可一身功夫卻俊俏的讓我驚歎。

第二日晚上,我沒有忍住去尋他,便如我許多年後沒有忍住去尋他一般。那一晚他的簫、他的劍,他對自己說的話,仿佛凝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時不時的總要侵擾一下我的夢境。

若不是他那晚的話,我大概永不會知曉“亢龍、潛龍”之理,也便不會有日後的永康帝。

我吩咐了墨陽去尋他,尋了幾年,也沒什麼可喜的線索。那時我隻道,他之於我,終也隻是個特殊一點的陌生人罷了。

直到出使梁國的那一次。

事實上,在尚未離開時,有些事情在我心中就早已有了預料。父皇本欲立我為儲,可大哥卻對皇位覬覦了不知多少年。我的母後沒有足夠的背景,父皇礙於大哥保長一派在朝中多年來的施壓,才使得儲君之位虛懸多年。

父皇派我出使誘大哥發難宮變,在我離京前便給我了立我為儲的詔書。同時也在楚國各地布好了助我登基的棋子,即便後來沒有世卿助我,多耗一些時間也一樣能拿回我的皇位。

自然,我離京得早也是計劃之一,讓大哥一黨覺得有足夠的時間在我返楚之前坐穩皇位,而不至於立刻將我趕盡殺絕。

可是在梁國,我卻第二次遇到了我生命中最大的變數。

世卿,世卿。

多年前瓊玉宮驚鴻一瞥,雖是彼此尚且年少,但身影卻已牢牢烙在心上。

從最開始的小心提防,到隨後的敬佩好奇。

無論有多不想承認,我都明白,他的沉靜鎮定,他的自信從容還有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令人心疼的脆弱和疲憊已在我心中由輕而重的刻下了一筆又一筆。

原本就是自己放出的口風示敵以弱,誰料聚仙樓中偶遇的那日,卻剛好聽到市井編排我的故事。之前家仆來稟報過,自己生氣沒有,隻覺得好笑。那時他大概已經猜到我的身份了吧,可我卻隻覺麵善,絲毫沒有將這個溫和中帶著些疏離的淡雅公子聯想到年少時楚宮中那個冷漠張揚的白衣少年。

緋衣樓中不期而遇,我心中好笑,他似乎到哪裏都不缺紅顏知己;梁國宮中知他身份,也看到了他完全不同於往日的冷傲清貴的一麵,無法遏製的心中波瀾漸起;而後原州城外柳華亭一聚,我心底卻忽然有一個聲音在說,是他,少年時的那個白衣少年,就是眼前的這個人。

長到這樣大,那是我第一次看一個男子失了神。

那時的他與三年前相較,仿佛更加淡靜,甚至連原來那些有跡可循的犀利都已消失無蹤。和朝堂上的那個風姿綽約的他截然不同,似乎這天地間再無外物可使他有一絲波動反應。千種情思,萬般觀感,皆是沉澱,隻餘一片清冷空寂,愈發顯得他身旁的景致隻是襯托。

不,或許連襯托都不是。

他雖是一身白衣翩然,可身形卻寂寥單薄,明明隻肖螢火之輝,但往那裏一站卻仿佛可以比肩皓月。

也是,他本就是清風朗月一般的人物。

那次出去我沒有帶任何人隨侍,隻通知了紈素遠遠跟著。說不出是因為對他那種無端的信任還是其他,隻是沒來由的覺得,去見他,旁邊不應該多餘任何人。

後來他遭伏,我回身助他。

雖然彼時心中沒有全身而退的把握,可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自己跳下泥潭。果然,他的暗器功夫比三年前更加精進,但出現的敵人卻越來越多。看得出來,他似乎身體不適,一身功夫十成中發揮還不到一半,可就憑著一股狠勁,硬是堅持到了最後。

這個家夥啊,清冷有之,溫和有之,仁厚有之,狠辣有之。時而讓人如沐春風如同翩翩濁世佳公子,時而神色冷厲又如紅蓮業火修羅附身。

宿命般的,我對他的好奇越來越多。

林中,他拿劍指我,我深知他不可能殺我,可多年來的皇家生活讓我在一瞬間本能的提劍自衛。以我的劍法,短短距離必是朝著敵人心口去的,可我的劍第一次歪了。即便如此卻仍是傷了他。眼角瞥到一旁色澤斑斕的小蛇,隨後看到他眼中淡淡的失望,仿佛那一劍是插在我身上一樣,心疼的緊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