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岸省,向揚急不可待地湊過來,楊衝鋒見他這樣,也知道之前沒有在電話裏跟他說招商引資的情況,讓他以為這次香港之行沒什麼收獲,心急之下才穩不住了。這也很正常,向揚最擔心的就是在千億項目的招商上出問題,之前,周玉波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不小,但因為千億項目的危機出現後,海岸省招商引資環境受到質疑。雖說楊衝鋒到海岸省後,在千億項目之外的地方,也進行不少的招商成就,可相比千億項目這邊,卻是小動作來。
千億項目修建到目前,接下來的建設會更大,唯有招商引資來參與,這個新的都市才能夠從無到有,建成能夠海岸線上又一個重要的海港大都市,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來。楊衝鋒在香港招商引資如果香港不好,使得再建設的步子放慢,負麵影響也會爆發出來,將這幾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幹係之大,不是誰能夠承受的。
向揚見楊衝鋒笑眯眯的樣子,放心不少,說,“怎麼,大有收獲?”
“還不能完全確定啊,得過幾天才知道。”楊衝鋒依舊笑著。
“怎麼回事?”向揚心裏又虛起來,楊衝鋒心裏想法誰說能夠看透,那是吹牛皮,這家夥如今修煉得功力深厚。
“書記,我們到香港,顧家很給麵子,將相關、台海的大商家們都請到場,我們將海岸省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他們得到資料後,不少人表示對這樣的商機很有興趣。不過,資本家的資本都捏得緊,又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子。他們想先來看看千億項目的建設情況,對我們之前的報道說有質疑的。你說氣人不氣人?”
楊衝鋒這樣說,向揚也隻有陪笑。香港、台海等地的商家那些錢都是自個的,誰不擔心自家的錢給損失丟掉?楊衝鋒這樣說,自然是對國內一些企業的不滿。
“不過,海岸省如今的商機不比幾年前,也不是誰想進入就能夠進入的。等他們到這裏看之後,對前來投資建設的資金也要有要求,政策上也會有區分對待。資金額度越大,優惠越多,而對小額資金,卻是有門檻的或者請這些資金到省裏另外地方投資建設。書記,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楊衝鋒能夠說出這個話來,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氣。向揚平時對千億項目的工作關注也細致,這些年一直在為千億項目的推進而費心費力,對項目建設了解非常全麵,聽楊衝鋒這樣說,唯有苦笑。但轉念想,或許這樣反而能夠引進更多的資本參與到項目的後期建設。
向揚不會胡亂表態,說,“這是你傷腦筋的事情,我都要走了,你還要抓我做苦力?這可不成,我不上這當。不過,客人到省裏來,如有需要我這老臉皮直接打電話就是了。”向揚態度明確,這也是對楊衝鋒最大的信任,兩人在海岸省合作這幾年,又都是以楊衝鋒的意思為主,到如今,向揚都要立場了,自然不肯多事。明知楊衝鋒也是好意,表示對自己的尊重,向揚也不會多嘴來參與項目建設決策。
“肯定會請書記出麵跟客人套近乎。”楊衝鋒說,“具體日程的安排,等辦公廳做出來,還要請書記先斟酌啊。”
“這個我可以來做。”向揚說,“京城這幾天的動靜似乎一下子小了,也不知怎麼鬧的,估計各方麵相爭不下,這也讓人頭疼啊。”
“書記您是關心則亂,也是對海岸省這片熱土傾注太多的心力才會如此。要我說,管他東南西北風,我自我行我素地做自己的工作就好。”楊衝鋒笑著說,向揚也是在他麵前才會表露出這樣的真情,他留在海岸省這些年,早就破壞了國內官場裏的規則,如今,即將離開這裏,那種不舍反而更加強烈。
楊衝鋒對此也不好說什麼,到向揚這樣的年紀、心態,有這種情感糾結是很正常的。這個話題確實不好深入討論,京城那邊對海岸省兩大高官具體會怎麼安排,誰都說不好。
向揚得到楊衝鋒在香港的情況,也放心下來,如今海岸省的情況那些精明的商家還看不出商機,才叫怪事。之後的一周,海岸省省政府都在緊張地準備著,要迎接大型的商團來考察,接待和準備工作要做到沒有絲毫差錯,才會給商家更多的信心。何況,楊衝鋒決意在千億項目的招商引資上實行門檻製,分等級做優惠政策,如此一來要準備的工作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