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波的結局(1 / 2)

向揚的情況楊衝鋒是了解的,隻是,他跟一般的情況有不同。如果誰在他這樣的位子上有類似的問題,早就給調離了,但向揚卻留在海岸省主持這邊的工作,雖說是在協助楊衝鋒,解決海岸省千億項目危機工作,可京城也是完全信任,才會有這樣的布局。向揚之前是跟隨周家老爺子上位的,等他走到封疆大吏的位子後,主持海岸省的大局,大力支持周玉波在海岸省推進千億項目,確實也是看好這個項目的前景,和中國項目一旦建成後,對國內經濟格局的改變與完善。京城絕對是看到向揚立足點是這樣的胸懷,而後在海岸省危機即將爆發時,看到周家陣營對海岸省的危害,果斷地配合京城做這邊的化解工作,不惜跟周家決裂,並對周玉波實行強力地壓製,控製力周玉波在海岸省,也控製著周家使得周家不得不將很多資源網海岸省的千億項目裏傾斜。

楊衝鋒對向揚也非常敬佩,能夠從周家陣營核心裏分離出來,不僅是有自己的力量,更需要絕大的勇氣。周家陣營很可能因他的脫離,受到絕對的打擊,周家陣營肯定會對他進行報複或其他手段。不過,京城的態度明顯,楊衝鋒到海岸省後的態度也明顯,周家一方也會顧忌這些因素,特別是總理對向揚的重托。但在向揚做選擇之前,絕對料不到京城會有這樣的態度,他肯定做好黯然落寞、甚至不得善終的思想準備。

楊衝鋒聽向揚說出這樣的消息,自然很吃驚。弄不清消息從哪裏傳出來。如果,這樣的消息瞞過他,那京城那邊是什麼意思?這當真是沒有可能的事。嶽父在京城的位子已經到那種程度了,有向揚變動的消息,即使不直接說出來,難道不會暗示?隨便說一件事,都能夠讓自己領悟到海岸省這邊的情況。難道是連嶽父都不知情的事?或者,嶽父對自己有什麼隱瞞?都不可能。楊衝鋒自知在黃家陣營裏的地位,嶽父哪會做這種跟自己分生的事情來。

“書記,你是不是聽到有人故意這樣來混淆視聽,好攪亂海岸省的工作步驟?”楊衝鋒直接一處這樣的問題來。這種可能性肯定有,如果不是周家,那就是周家相近的一些人。將向揚的心攪亂,也能夠讓楊衝鋒胡亂猜疑,海岸省的工作節奏說不準就會變化,從而達到他們的目的。

“你放心,衝鋒,不管上麵有什麼意圖,我都能夠接受。”向揚說著,似乎申請裏有不少變化,人變得輕鬆一些,解脫一些。楊衝鋒自然看得出他的真心,笑了。

“海岸省再過兩三年的積累,就該到關鍵時期。老向你最理想的是多任一屆,海岸省的宏偉目標就可展望了。”

“你來定政策?”向揚笑著說,他雖說不理海岸省千億項目的具體情況,但對這一工程的建設進展很在意,一點一滴都記在心裏,自然知道那邊的情況。對千億項目三年後處在哪種狀況,還是有較為精準的估計。

“京城會考慮到海岸省的特殊性,是不是?”楊衝鋒說,如今,海岸省的危機其實還存在,但對外不宣傳,對千億項目建設的進程也不宣傳,海岸省的工作重點似乎轉到省內其他方麵的建設,這些建設是楊衝鋒親自抓,而千億項目的建設進展工作依舊是周玉波在做。

有這樣一段時間做工作,周玉波對目前所處的狀況也認同,甚至看到了千億項目進展有了實質性的變遷。隻要他在位子上堅持幾年,會將這個危機衝破,使得千億項目完全以另一種麵貌來出現在世人麵前,到時候,誰想進入千億項目來參與建設、來捕捉商機,門檻有多高就得由項目管理處來定奪,到時候,他周玉波不就翻身了?想到這樣問題的出了周玉波之外,還有對項目進程了解熟悉的人,楊衝鋒和向揚都是少數知情者之一。

對向揚有變動的傳言,或許就來自一些有心人,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開向揚和楊衝鋒的注意力。兩人討論這事之後,心裏明白,那些傳言的意圖所在。楊衝鋒和向揚都不好說破,向揚甚至都不好提出一些問題來。楊衝鋒在臨走前,說,“向揚書記,海岸省的幹部也有兩年沒有調整,京城顧忌千億項目的影響,到如今,危機雖說還在,可人事流動總該對省裏工作的推進才有更多有利的一麵。”

“是吧,這個問題省委先醞釀好,考慮成熟了,在跟京城提出省裏的想法,你看怎麼樣。”“好,還是書記考慮穩妥。”“你呀,總是這樣。”

這個話題說開了,楊衝鋒知道周玉波的去留問題遲早要上到工作日程上來,隻是,之後的一年裏,各方麵都沒有絲毫消息。楊衝鋒也不在意,經過這一年,海岸省的工作跟當初有了明顯的變化,千億項目中深海碼頭的建設進度已經完全百分之八十的,對整個千億項目投建而言,是一個標誌性的進程。這一天,深水碼頭的建設以及高出水麵一米,聳立在海裏看不到壯觀的情景,出水部分不時給海量翻起蓋住,但熟知千億項目建設的人說來,這一步做出來,預示著海岸省在千億項目工作的推進上,有了新的進程,也會迎來建設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