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衝鋒早打算往香港走一趟,江北省大建設資金缺口隻能用海量來形容,好在目前可能動用的資源可以這首進行建設的啟動和第一階段的實施,而且,第一階段實施之後,能夠看到實在的利益回報,這樣引動其他商家過來投資。
這樣解決資金缺口就很被動了,也會使得江北省建設的時間拉長。時間一旦拉長,對前期投資的商家的回報也就會給稀釋,效益變得疲軟,容易遭人對這樣運作產生質疑。再說,京城高層對大西部建設的第二輪即將發動,江北省必須趕在之前將通道做出來,才能實現中央大建設的節奏。
這個時間顯得更緊迫,也必須加強江北省這邊的建設速度和資金引進工作。
顧雪琪等人私下做過多少工資,都還處在觀望狀態,除了項目本身的評估外,對這種設計深度更大的項目推動,對他們說來疑慮或許更多。既要考慮項目本身的運作成本和效益,更要對江北省省委等決策與執行力的質疑,再好的項目、前景再強的項目如果落在沒有控製力、執行力的團隊裏,或者執行團隊的利益是分歧的,都會將項目葬送。
這種情況在內地沒少見,甚至不少地方投建項目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瓜分裏麵的利益,而在手段上完全不遵循商業的規律來做。
江北省在香港沒有任何融資平台,但柳河酒業集團、中宇機械集團、李翠翠、梅姐、銀河天集團等在那邊早設立一些類似的故事存在,運作也有經驗和成效,如今,將這些資源運轉起來,在江北省建設上吸引資金是有一定斬獲,可離江北省這邊的建設規劃和節奏需求,還遠遠不夠。
楊衝鋒的目標在顧家或類似顧家的存在。香港那邊接觸不多,顧雪琪之前在江北省有所準備、有所工作,此時,正麵接觸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台海三傑沒有絲毫信息反饋,如有可能,也可 接觸一下,將這邊的資料提供給對方,他們如果有興趣自然能夠看到其中的商機。
台海三傑在內地投資的顧慮會更多,但真要是看中什麼項目也不一定要他們親自出麵,完全可借其他公司來運作這些項目。
何長宏也想跟著到香港走一趟,可省裏這邊不能丟下。他和楊衝鋒兩人至少要留一個在省裏才會放心。省裏如今基本統一有共識,但並不是沒有分歧,利益上的取舍自然各行其是,楊衝鋒不想在細節的地方造成一些難以彌補的錯失,所有的工作都會一一地要求何長宏把關。
將周善琨叫到省裏來,把自己到香港的意圖說給他聽,周善琨很興奮。如今華英市最稀缺的就是資金,有這樣的機會,肯定要好好努力一把,爭取落實一兩個稍有規模的項目,對華英市的建設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華英市目前在行政上已經沒有多少阻力,雖說骨架上沒有大作變動,可高開善和相應的黑惡勢力給粉碎後,涉事較深的人都給追究了,留下來的人都是之前混得不如意的,能夠看到新形勢下該怎麼來做工作。整體工作的凝聚力和執行力煥發出強健的生機,也是周善琨等市裏班子底氣所在。
華英市留下的空白大,推進建設的缺口也就大,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起點低對於周善琨等人說來任何一點成績都會給放大,這就是比較的結果。此時,華英市還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但解決的平江縣的礦業問題,單單是消化這一問題給整個華英市的總產值就提升一截。運轉後,平江縣拉動市裏的經濟,成為華英市的動力源。之前,平江縣什麼物資都是控製與分配製的,利潤環節都給黑惡勢力所把持,如今放開競爭後,最初時段的無序競爭過了,就體現出市場經濟的能量來,也使得平江縣的麵貌有根本性轉變。
華英市的改變使得楊衝鋒在省裏更穩固,同時,華英市對於全省的地理分布於位置而言,也是比較重要的,是大江經濟動脈與鐵路運輸動脈的結合區域,要把握好才能夠讓兩條線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這兩條動脈產生的活力,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周善琨到華英市後,能夠將楊衝鋒這一意圖理解透並堅持地執行。這一意圖在初期還看不到任何好處,是因為兩條動脈的建造都還在圖紙上,對這種圖紙上產生的效益難以讓其他人接受和信任,在華英市的建設上就有可能走偏而導致後階段又要做重複建設,從而造成建設成本的浪費。
在前期,華英市要分階段來進行建設,有選擇地進行招商引資,才不至於落在其他地區的後麵,而招商引資也會有必要的選擇,那些項目才適合華英市未來定位發展,才能將最大效益釋放出來。
周善琨到省裏之前,就得知要往香港走一趟,到來之前也是有所準備的。劉瀟然見他到來,笑嗬嗬地說,“周市長到了,老板在等你呢。”
“老弟,我們私下裏是兄弟啊,不要市長市長的多分生?”周善琨笑著說,兩人將聲音都壓得低。對楊衝鋒身邊這個新秘書,周善琨自然親切,好在劉瀟然對經濟建設的理解也跟得上,今後都是一個陣地上的戰友,確實要多親近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