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會前的碰麵2(2 / 2)

楊衝鋒的態度讓劉明新在感性上舒緩不少,等嚴格新將茶泡好,帶門關牢出去,劉明新才說,“這一趟不容易吧。”

“是啊,當初年輕時,在京城跟南宮家兄弟有些不對,南宮兄弟記恨著,要不然大江機械集團也不會跑到海岸省去找人合作。”楊衝鋒絲毫不掩飾這些,他跟南宮家的恩怨劉明新肯定也知道,沒有必要進行掩飾。

“關鍵還是他們視野不夠啊,有遠見的人哪會看不到江北省的大勢?”“明新書記到江北省後,這邊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都不為過啊。”

劉明新老臉有些熱,這樣的話他近兩年來聽過不少,也知道省裏這些進展的核心在哪裏。可楊衝鋒當麵這樣說,既是肯定了自己能夠將這一政績攬在頭上,但他也知道是楊衝鋒為了表明態度而已,這一的成績在其他人麵前他據之沒有多少感覺在楊衝鋒本人麵前,確實有些慚愧的。

劉明新笑著虛指楊衝鋒,用笑來緩解自己的尷尬。

“書記,我先彙報京城之行的情況吧。”楊衝鋒不想在這些話題上,讓劉明新心裏又有什麼其他想法。隻要他知道自己的態度就成,能夠將江北省這邊的工作順利推動,達成既定的目標才是根本,至於過程中誰會將政績攬走,都不是核心,京城大佬看這些問題毒辣得很,哪會看不到真正推動工作進展的人?

大江機械集團與中宇機械集團之間的合作在業務層麵上楊衝鋒自然不會多說,可今後的發展設想、南宮家的一些要求,此時說出來,讓劉明新心裏有底,今後工作的推動會少一些阻力,也是何長宏工作去向的一個關鍵點。省裏的一些工作不是說離開何長宏其他人就不能做,但要想達到最佳效果,人選問題又是非常關鍵而致命的問題。

劉明新一直靜心聽著,沒有插話。之前一見麵先肯定了楊衝鋒為省裏立下大功,此時,各自的心態上都有很謹慎的分寸。

“明新書記,省裏對經濟建設的規劃初稿基本完結,而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得著手。不論是省委還是省政府,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是以前的三四倍的量,負荷太重。”

“是啊,省委這邊也有人訴苦過,不過,省裏處在這樣的機遇對我們每一個崗位都是一次嚴峻考驗,也是一次絕佳的磨礪機會,這種機會有多少人想要而不得?”劉明新笑著說,楊衝鋒這番話的重心在哪裏早有所料,在京城將何長宏帶著身邊,回到省裏不回避地擺開了說,既是楊衝鋒的風格,同樣對劉明新說來也有種感覺。但劉明新不會主動將何長宏的去留先提出來。

“滔鵬省長抱怨幾回了,省府那邊確實少一個專一負責經濟建設這一塊工作的人。這次到京城,見到長宏常委,書記,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如果讓長宏常委回省裏來抓經濟建設這一塊,他能力卻是夠了的……”省裏的其他工作都有討論,這時直接將何長宏的去留提出來。

劉明新聽楊衝鋒這樣說,看他一會,見楊衝鋒一派坦誠沒有回避他,也知道這件事確實無法攔阻的。何長宏既然認準楊衝鋒,既是不到江北省來,對楊衝鋒陣營而言也沒有損傷,何長宏的用法無關大局。他到這樣的級別後,放到哪裏對黃家、對楊衝鋒都是絕大助力。

“何秘書長確實是一個人才,對經濟建設熟悉、視野開闊、辦事能力強,隻是,何秘書長肯回江北省?省裏肯定熱烈歡迎啊。”何長宏回省裏,最頭痛的就是他的常委問題,省府那邊增設一個常委的副省長,對江北省的格局有較大影響的。

何長宏在江北省資曆較深,又有蔣為為當年留下的一係人馬,跟楊衝鋒聯手後,如果跟他劉明新打對台,確實沒有更好的招數來壓製。周易雖過來幫他,但要說培養一批人馬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劉明新知道無法抵製何長宏回省,但能夠利用這一事給自己多爭取一些有利的條件。“衝鋒書記,晚上要開一個書記辦公會,有幾宗工作你也熟悉熟悉,心裏有一個底……”

楊衝鋒離開省裏才兩天,對省裏的變化也知道,劉明新這樣說,明白他是要自己先答應一些事情。到省裏這樣的層麵,所有的鬥爭最終還是用平衡來維係。劉明新在何長宏的去留上進行讓步,那麼,楊衝鋒就得在其他問題上做出讓步。

楊衝鋒自然會答應,在江北省,他的目標始終是將省裏的經濟建設推動起來,至於其他的事,隻要不與這個大方向相違背,都會做出讓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