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省部級後,要說在京城裏沒有一點根基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是關係硬不硬而已。這種硬是指兩種情況,一是京城那位的根子硬不硬,如果攀在那些根深蒂固的大家族,從省部級往上還有點可能,但如果是一般的存在,確實定不上那個維持不往下掉就算巔峰存在了。另一種是與京城根子之間的關係是不是牢靠,是不是給納入核心圈子。按說到省部級後,無論是哪一家陣營都會珍惜這樣的存在,也必然是核心之一。不過,也有不少情況不是這樣。
對胡晉南而言兩種情況都不硬,之前,他在京城確實有較厚實的根子,後來為一點小事或說誤會讓彼此之間出現隔離。再後來京城那位老爺子退下去,離開圈子當閑人也幫不了胡晉南,胡晉南曾到過京城幾次,但老爺子的後輩對胡晉南已經存有交惡,不肯在接受他的善意。等胡晉南到常務副省長後,京城那邊的關係基本脫離,他想在京城再找一家靠過去,但又有誰還能夠給他足夠的支持再往前挪?每一家的資源都有限,都是僧多粥少的狀況,誰肯集所有資源堆積到胡晉南這種人身上?
能夠走到省級高官,都是曆經千軍萬馬拚殺而擠進來的,每一個都了不得。胡晉南自然清楚自己的處境,在江北省跟在李雷聯盟,自然是穩穩地占據一席之位,利益上也不會誰給搶奪。但今年出現異狀了,之前甘居李雷之下不僅是在權威上低於李雷,更主要的是李雷在京城隱隱跟某大家之間的關係緊密,最明顯的就是華英市那邊幾次大波動都給保下來、平安過關,機會沒有什麼損失,讓胡晉南等人自有感觸,也自甘擁戴李雷為他所用。
跟在李雷身後固然讓出不少利益,但也不是沒有好處。在省裏的紛爭中,李雷會像一顆大樹一般擋住更多的風沙,而他則能夠得到蔭護從而安然自在。哪一種利益最大化,確實沒有比較過也沒法再去嚐試。在江北省,胡晉南也感覺自己無法撐起一片天地,無法將自己的陣營獨立出去。
作為一個代表性人物,需要更多的資源不說,也要有性格、能力、機緣、脈絡等種種因素,特別是一個人的魅力非常重要,有點人天生是首領的料,站在哪裏都輕易成為眾人的核心。胡晉南覺得自己沒有這樣的魅力,也擔當不了陣營核心的份量。相比,靠在李雷身邊反而安心自己的一切。
不做中心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可以另作選擇,留有退路。生死之際如果另作選擇,到他這樣的地位其他陣營的人也會用相應的資源來吸納,至少不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這一點上胡晉南最看重的。
這一次,劉明新書記在省裏決策對華英市重拳出擊之前,先給胡晉南打電話,在電話裏直接攤牌。胡晉南還沒有提到李雷,劉明新已經要求他先表態,從劉明新的語氣和提到華英市血案累累的事實麵前,胡晉南一下子想到了李雷麵臨的最大危機。
胡晉南直接做了選擇,將李雷丟開不顧,使得李雷在進省委開常委會之前,還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機。如今看來,自己的敏感是對的,對於華英市那邊這些年來一直就覺得不對,也一直用曖昧不明的態度來應付高開善和來至華英市的人,甚至麵對李雷的暗示也不肯表態,胡晉南此時覺得自己的敏感準確而可貴。
要不是自己回避了華英市的利益讓李雷獨占,那這一次即使自己在最後關頭選擇丟掉華英市,都不一定會如此幹淨地劃清界限。
但胡晉南的慶幸才過兩三天,就感覺不對勁了。最初劉明新直接給他打電話,討論華英市的問題之後對華英市黑惡勢力進行鏟除,雖說高開善目前還沒有消息,李雷給巡視組帶走也沒有下文,但胡晉南如今也覺得給擱置在半空。劉明新那邊沒有後繼的表現,是江北省的形勢還沒有明朗抑或是劉明新壓根就沒有對他這樣的存在感興趣?
確實,江北省裏衣李雷為核心的大陣營徹底破解,自己跟梁為民之間要像之前那樣攜手合作已經不太可能,彼此之間相互再難信任之外,新的合作誰來唱主角也是一大阻遏,這樣的阻遏讓他和梁為民之間不成為對手已經是非常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