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ji委下來的人,如果從地方抽調人手,那表示這樣的案子還能夠做工作,因為在抽調人手時可爭取,將自家的人安排進去,做工作時必然會有傾向性。工作的結果當然也會向自家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次巡視組下來,省裏幾乎都沒有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更不知道是那些人組成的,想要做工作都無從做起。李雷聽到消息後,心裏暗驚,即使在省裏跟人探聽,都沒人知道,試探高開善的反應,似乎也出乎他的意料。
高開善在某些方麵的信息並不比他李雷更少,特別是對京城的消息,他有更好的途徑。這也是李雷之前肯跟高開善保持利益上的一致,甚至在李雷上到目前這個省委副書記的位子時,高開善還跟京城招呼過,在最關鍵的競爭中勝出。也使得李雷在利益結盟上沒有其他選擇,力保華英市保持目前的狀況,就是高開善早之前提出的。
在具體利益上,李雷可用不同的方式謀求,華英市那邊也會在不同方麵推出適度的退步,但在總體利益上的一致性,要求在立場上必須支持華英市。
跟高開善之間關係,李雷有時候會將省委副書記的官架子擺出來,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卻會跟高開善坦誠以待。得知巡視組到省裏後,李雷覺得中ji委進省目標是肯定有的,那目標會在哪裏?自然不難判斷,就是針對華英市。至於李雷自己,他從沒覺得會牽扯到他的。即使三年前,中ji委將陳佳這個副省長弄下來,李雷也覺得是上麵為了給楊衝鋒和平通市才有的選擇,是因為陳佳根子太淺。
李雷自己的根子在江北省,雖說不能跟省委shu記較勁,但在江北省自己跟張滔鵬較量起來,誰占上風真不好說結果,李雷覺得他很有把握,隻是一直都不會做這種選擇的。畢竟到這樣的層次後,即使生死之搏也不會赤膊上陣,隻會在尋找平衡中謀求算計到利益分配的多少而已。
不論是省裏本身還是京城,都不會容許省級各陣營之間出現生死較量,完全打破平衡進行重組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大事件,也會讓一省、一地域的建設與發展受到太大的打擊或倒退,不是誰能夠承受得起的。這也是李雷站在陣營高端後的領悟,有這樣的認識之後,也就有更多的底氣跟其他陣營進行抗衡、較量。
就中ji委巡視組進省的事情很直白地跟高開善交流,問他是不是得知更詳盡的情況,高開善沒有直接回應,李雷猜測高開善可能沒有從京城那邊得到消息。既然沒有得到消息,說明巡視組進省有兩種可能,意識做一做樣子,不會采取實際行動。華英市那邊不會有什麼動靜,京城自然不會給什麼話下來;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很嚴重了,京城那邊覺得要抽身占在一邊,免得給波及到,這時候自然也會默不作聲。
到底是什麼情況?李雷大半天沒有明確肯定,心裏焦躁。幾次想再跟高開善通電話,了解到明確的消息,又覺得自己有必要比高開善更急躁?
隻是,中ji委的巡視組會這樣無緣無故到江北省來?省裏最近的工作重心在做準備,以迎接錢教授到省裏來。雖說用種種理由來安慰自己,最終還是覺得這樣的理由不足以讓自己心安。
到夜裏鑽進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忍不住將電話拿出來,給高開善撥打去。下午時,給高開善說了巡視組進省的情況,想來,高開善不會不知巡視組到來意味著什麼,他必然會跟京城那邊聯係,才會占據主動,而不會等到巡視組發力後再找京城那邊來救。
對華英市和高開善,李雷不是目前每一次遇上危險的經曆和內情,但也見過兩次,也正因為如此,才在華英市的問題上有更堅定的立場。
這一次,會不會跟之前的每一次也一樣的結果?當然,這一次發力的是楊衝鋒這個副省長,張滔鵬也挽著衣袖站出來,陣勢不小。楊衝鋒做事的做派李雷是有些擔心的,之前在平通市引資工作還是對陳佳的問題上,都表現出一種一往無前、絕無妥協的氣勢。
牽涉到京城後,楊衝鋒還有多少底氣?楊衝鋒的來曆李雷早摸清了,但京城黃家不會在地方問題上站出來給予太大的資源與支持。黃家雖強,但也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毫不保留地支持楊衝鋒,特別是跟京城牽扯到事,彼此之間都會做出更保守的選擇。
李雷也是因為有這樣的底氣,才會選擇站在楊衝鋒對立的立場。在江北省,楊衝鋒已經是副省長必然要按照他自己的身份、位子來辦事,黃家對他的支持,隻能在某種問題作出,而不是事事都站出來表態。
即使在華英市的對立上,李雷確實沒有其他選擇,高開善在華英市做出這種事,將一個常務副縣長給弄死了,引發楊衝鋒的怒火,他也沒辦法居中進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