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滔鵬跟賈書理攪合到一起本身就不對勁,劉明新先前還隻是隱隱感覺到不對,此時,得知賈書理真跟張滔鵬在一起,劉明新自然聯想到楊衝鋒會不會也攪合在一起?這樣的聯合在省裏初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不過,最大的變數自然是楊衝鋒這個人,劉明新從來就沒有小看他在省裏的作用和能量。
如果,張滔鵬和楊衝鋒在背後支持省廳在華英市那邊做工作,省裏的局麵會很快明晰起來,複雜、尖銳的對抗局麵也會出現,他作為一把手該怎麼站自己的立場?
劉明新在這一瞬間也覺得自己之前在對華英市的問題選擇回避,是有些失著、以致現在有些被動了。這時也沒有多少時間給他去全麵思考,先讓張滔鵬到省委來談,將電話掛了。
賈書理在華英市案子上的立場現在似乎明確了,難怪會在派人下去的問題上敢跟李雷頂著做。劉明新對省廳這樣做,心裏還是支持的,不想李雷等人在華英市的問題上完全操控,以致在省裏其他方麵的也做大。
省裏的平衡說白了就是在每一個問題上都要考慮到方方麵麵的平衡,李雷在省裏勢大,有張滔鵬來牽製他自然是最好的,劉明新就可站在高處旁觀操控,適當的實際撩撥一下,使得雙方有更膠著的對抗。
隻是,賈書理完全跟張滔鵬、楊衝鋒等在一個陣營除了李雷等人的逼壓所致,何曾不是受到自己的間接逼壓,讓賈書理沒有更好的選擇?
要賈書理這樣的人選擇自己的陣營確實不容易,何況還選張滔鵬這樣一個弱勢的存在,按說是不可能有這樣的選擇。其中,會不會是楊衝鋒起了作用?楊衝鋒要推動華英市案子的工作,劉明新早就體會到的。他在省裏對經濟建設工作發出聲音之後,其用意是在華英市的案子上,而引錢教授到省裏來更是借助強大外力來逼使省裏做出選擇的陽謀。
一時間腦子裏亂,劉明新知道這時候也難以理清頭緒,省裏的工作要理清楚還得等張滔鵬過來後,知道他們的底線在哪裏,才能做出更好的擇決。
對張滔鵬的到來雖說有些逼人,劉明新也不怎麼在意。對華英市案子的定論,張滔鵬和楊衝鋒要是逼得過緊,完全可用李雷等人來擋住這些壓力,至少能夠在華英市問題上讓自己占據主導權。
縱觀目前省裏的各方動向,矛盾的焦點就是在華英市案子上,對華英市多年來的存在,因李昌德案子引發各方的較量。要破開華英市的權力壁障,滲透到華英市去,是張滔鵬、楊衝鋒等人的利益所在,而李雷等要維係住目前的狀況也是因為利益所在。
劉明新在華英市問題上他覺得自己的利益不大,維護住高開善這樣一個人就是他的底線,在這條底線範圍裏,要怎麼折騰他都能夠脫離具體的爭鬥,站在高處觀戰。
之前的那種頭痛感在一次感覺到,不過,並不強烈。張滔鵬如果要在華英市的問題上搶占主導權,那是他一廂情願。楊衝鋒到京城去,張滔鵬一個人在省裏他不放在心上。這種以致處於劣勢環境中的人,時間長後對他們心態是有影響和暗示作用的。在問題的關鍵處,他們還在思謀著要怎麼退守以保全自己,自然不會一往直前。
缺少這樣性格的人,不論占據多大的優勢,最後也會退守自保,守護已經得到的那些東西。如果這時候是楊衝鋒跟賈書理到來,才叫讓人不知要怎麼應對。因為楊衝鋒所要的東西,讓他這個一把手更難以給出與退讓。
劉明新不禁在想,楊衝鋒此時在京城會有什麼活動?
當然,楊衝鋒這次回京城劉明新預先讓人關注了的,此時,還在路途,接下來會做那些動作確實讓劉明新琢磨不透。
在京城,劉明新自己的資源並不豐厚,遠不及楊衝鋒這樣的可以直接借助黃家的資源,他的資源不多,除非借助周家的資源來進行運轉。周家的資源能夠借助,隻不過,得到最大利好的將不是他,而是周家。這種感覺對他說來並不好受。
張滔鵬到來比預想要快一些,嚴革新敲門進來劉明新腦子裏的痛感還沒有完全散掉,自己感覺有些遲鈍。隻是下意識地站起來,見張滔鵬已經進了辦公室,賈書理跟在後麵,手裏拿著一個黑包。
從辦公桌繞出去,劉明新臉上的笑容漸漸綻開,說,“滔鵬省長來了、書理廳長到了,好。”
張滔鵬和賈書理也招呼,在辦公室站著等劉明新走過來,張滔鵬臉上卻不見笑意,顯得很嚴肅。賈書理也是如此,兩人的表情讓劉明新有些意外,暗示自己先笑容出來,張滔鵬和賈書理也該有相應的意思才對。
似乎第一次較量讓劉明新就鬱悶了,好在張滔鵬和賈書理對此都不留意,他們心裏存在什麼樣的念頭?難道他們所要的,出乎自己的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