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推論,也可看到省裏兩方鬥爭的激烈,有可能要脫離省裏的掌控。劉明新如今是不得不出麵來關心華英市的案子。賈書理找楊衝鋒的事,何長宏是清楚的,跟周善琨的聯絡還是他給出的,雖說沒有去了解隨後的推進情況,也能夠設想到種種可能。
省裏楊衝鋒等人推動什麼工作,對省委和省裏其他方麵也不刻意去掩飾,跟張滔鵬的接觸也不怕人看到,隻是,賈書理跟他們的接觸藏得較深,會不會讓劉明新看在眼裏,卻不得而知。
劉明新雖不是直接盯著何長宏,但注意力卻沒有分散,也不催他。何長宏知道自己無法回避,心裏歎一口氣,說,“書記,關於華英市的綜合材料,要一點時間才可能整理出來……”
“具體的材料過後再說吧,你現在對華英市知道多少?說來聽聽。”劉明新說這句話時,給何長宏的感覺少了很多壓力,畢竟這東西要怎麼說才是劉明新所需要的,何長宏說出來後對他有多少參考價值,跟彼此之間的融洽度直接關聯。
何長宏沒有後退的可能,無法回避,想想便說,“書記,華英市在省裏是一個比較獨特、比較特殊的存在,這種狀態追溯到十多年前,這十幾年來,省裏主要領導對華英市的態度基本一致,中間雖有些波折,但華英市一直都沒有較大的變化。就目前而言,華英市除了市委書記是省裏掌握之外,其他位子基本上從華英市當地提拔起來的幹部,這是一;華英市在十多年之間,經濟發展也有全省教靠前,到目前較靠後,省裏一直都沒有將華英市的財稅等收攏起來,使得華英市的建設隱隱有脫離省裏掌控之局麵,這是二;華英市的經濟是以礦業發起的,到如今,地方的礦業發展隨著開掘時間推進,開掘礦藏的成本日益增加,利稅自然就降下來,至於如今那邊的礦業具體情況,省裏也難以參與,這是三。省裏方方麵麵在華英市的工作上,也都沿襲著之前的慣例,要收集整理華英市的綜合情況材料,從各局或華英市上報的材料進行整理,我個人認為不一定能夠體現真實客觀,這是四。”
劉明新聽何長宏這樣說,心中也在感歎。江北省這邊真需要一個自己人來主持省委這邊的工作,麵前這位秘書長,能力雖有,彼此之間卻難以融合。不過,他心裏雖急也了解何長宏這樣對華英市的概述,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他也沒有親自去核查過,能夠將一些傳言說出來?當然,何長宏手裏肯定有華英市不少材料的,他在那樣的位子上不可能沒接觸到這些。劉明新自己也覺得華英市那邊的問題很嚴重,至於情況到什麼地步,也不好斷言。
“你對李昌德一案怎麼看?”劉明新換一個話題。李昌德案是華英市問題的導火索,也是對省裏領導們陣營的考量。
“書記,對這一案子,還是等省廳有了結論之後,由事實來說明問題才準確。如果說現在的個人感覺,我覺得李昌德的死是必須要追查出真實死因,而不能用其他來掩飾真相。對李昌德個人的看法,他在入職之前確實品德讓人議論和職責,但他入職之後的表現卻完全是另一性格,自我要求很嚴、工作很拚……”
劉明新知道何長宏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後,心裏的沉重感更明顯。
高開善在華英市把持了那邊方方麵麵,對下麵的要求也放鬆了,還是李昌德非要將高開善等人置於死地,才引起的反擊?
isbr-
中ji委在京城是一幢灰撲撲的大辦公樓,外麵的圍牆有四米高,很厚。不是軍事禁區但有現役軍人在值守安全。沒有門牌、電話等標識性東西。
中ji委分十大監察室,一到四監察室的職責是針對中央部委,其他六大監察室則負責監察地方,每一個監察室都要負責四到六個省市。通常的招數有空降專案組、雙規、巡視組、舉報等。
楊衝鋒每次進京城都很低調,這一次也不例外。黃瓊潔事先得知他回京,到機場外等。有金武在,出機場後上車,自然是金武來開車。黃瓊潔和楊衝鋒坐到後排,手拉著手也不在意車是不是堵在路上。
黃瓊潔在京城裏上班,自然很輕鬆,一家黨報裏擔任一個閑職,沒想在仕途上有什麼進步。但到目前,她已經是正處的級別。閑職好在不僅工作上沒有壓力,上班時間也不定,即便出京住一段時間也是她職務上的工作範圍。當然,這種職位主要還是因人設崗。這種便利楊衝鋒自然不會去推,樂得每次回京城黃瓊潔都有時間跟自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