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有煩惱(1 / 3)

高開善說要讓群眾安心自然是籍口,讓平江縣領導層安心、讓市裏的人安心才是真的。雖說市裏還沒有其他聲音往上傳,李雷當然能夠想到何森在這個問題上會有什麼傾向。至於省裏有什麼決策,此時還拿不準。

之前,在華英市市委書記的人選上,省裏就有很大分歧,也是蔣為為開口後,何森才得以當任。之後,省裏對何森的支持一直都不間斷,哪怕是蔣為為離開,劉明新到來,省裏還是支持何森的一把手威信。在李昌德到平江縣任常務副縣長的問題上,當初也曾鬧過,何森一力堅持省裏最後還是選擇了支持何森。

如今,李昌德之死會讓何森對平江縣有什麼態度,也是很明顯的。要不是有爭議,高開善也不會當麵提出來。高開善的意圖也是明顯的,臨走之前,高開善特意提到最近準備到京城去走一遭,李雷雖沒有接話心裏卻明白,那是高開善在暗示自己:將這事做好了,會帶他去京城跟那邊聯絡。

這事一直都這樣在推動著,卻又沒有做幹脆。京城周家之間的接觸,周家一直表示對他是接納的,隻不過周家渡誠意卻不明顯,讓李雷也非常苦惱。自己要是完全放棄立場轉變為周家的一份子,對自己說來會有什麼結局?

與周家合作關係自己的底子不足,完全投身周家體係李雷又覺得不甘。當真完全放棄自己的立場後,最多就是那個保住目前的地位,想要再往前有多大可能性?李雷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權衡不清,但總覺得就這樣說不靠譜的。

他想到京城去見周家老爺子,唯有從老爺子那裏得到承諾,周家會給在他前進的路上給予資源幫助,這樣站到周家陣營去,才是彼此都有利的結果,也是李雷最想得到的結果。不過,要推動像李雷這樣的省部級大員再往前晉升,需要的資源可不少。說不定會將某一時段的所有資源大部分傾斜過來。

當真如此,周家也是有可能將李雷推到省長、甚至省委shu記的位子上,但周家的資源在他們家族中也是有紛爭、有傾向選擇的。周家對他有多少信任、有什麼理由讓周家各分支都讚同將資源傾斜到他李雷身上?

當然,如果有老爺子的承諾,那周家不會在這樣的問題上食言自肥。大家族、大勢力並非全部是自己核心家族,而是要衍射擴展,將能夠吸納的外力吸收到身邊、到下層,這樣才能將高層支撐起來。

如果李雷是廳級幹部,對周家而言是非常希望將他吸納到陣營中,也知道這些人之所以能夠選擇周家,就是看到依附在周家周圍能夠讓自己得到往上走的機會,周家對這種層次的人也確實有更多的資源讓這樣的人實現目標。彼此的結合才順理而成,也會讓還在猶豫的人才下決心投靠依附。

李雷也自知他這種層次的,如果沒有索求,每一家勢力都會非常歡迎他加入陣營中,並為他的後代進行培養。但要是他自己想依靠對方的資源往上爬,每一個勢力又都猶豫或沒有能力接納,提高不了李雷所需要的資源。

推動一個省長或省委shu記不是一兩年就能夠培養而得的,不同的陣營之間,要將這些較少的位子瓜分、均衡,對每一個陣營說來或許就那麼兩三個,有些要謀求一個一二十年都不可得。周家如今在第二代實力上基本穩固,重點放在對第三代的培養上,海岸省之所有推動千億大項目進行運作,周家哪會看不到其中的風險?

但風險越大,收到的回報也會越大,而周家堅信他們的影響力和自家資源全力相助之下,這個項目能夠運作成功,也就能夠將周玉波打造成功,今後,至少十年裏都是收獲期,完全可將之前的投入收回,而周家獲益最大的就是周玉波將遠遠把京城其他家族第三代核心人物都甩在身後。有十年的鞏固與消化,周玉波完全有能力將所得成果最大化,那十年或二十年後,最頂端的階層就會落在周家之手。

在這個大框架下,周家如果還要將李雷也運作推到正部級、出任一方大員,確實有點吃緊。周家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或許是周家內部對李雷的態度上有分歧,這些年來一直都若即若離。李雷投靠過來,對周家而言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局麵,但他的投靠肯定是有訴求的,周家不可能空口承諾之後又不兌現,食言自肥,對周家渡負麵影響將比較大。

李雷這樣一個副省部級的大員走進周家陣營,會讓京城或各省的大員都有震動、都會關注李雷今後的情況。如此,李雷要是在仕途上一點進益都沒有,會讓其他人怎麼看周家?主要是李雷目前不是陷入危機,走進周家陣營的訴求,大家心裏都明白。

高開善提到進京城,也是之前李雷自己先提到這一事情。進京城見周家老爺子麵談,高開善是有可能的,雖說給李雷的見麵做引薦人有些滑稽,周家第二代人總在猶疑,下不了決心。高開善跟周老爺子的關係李雷是清楚的,要不是有這一曾關係存在,高開善在華英市哪會這樣超然?十多年來,省裏每一次要對華英市進行大動作地調整,京城周家都會在適當的時機出來問一句。這樣一句話,不輕不重,省裏當然不會為一個市的人事、利益逆著周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