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心算(3 / 3)

其他的安排或許不十分緊要,但對平江縣的要職,必須要落到他們手裏。何缺這時提為常務副縣長,接下來肯定會接任縣長或副書記,等劉誌敬到市裏時,自然會將權力過度到何缺受傷。或許,何缺一時間還無法升到縣委書記一職,但他在縣裏的實權肯定很大。

何森之前就理順高開善等人的打算,這時,在市裏要狙擊何缺上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簡單地退讓肯定不行,得讓陳佳俊等人感覺到自己是給逼得無奈,才進行退讓。如此,高開善等對省裏那邊的動作相對會大意一些。

看著陳佳俊,何森說,“組織部考察過後,三個人哪一個最適合?”

名單三個,一個五十八歲了,排在第一,第二個四十五歲,年齡不大,目前在平江縣任環保局局長。這是一個一直給點名批評的老正科級,在局長位子上將近十年,每年都會給市裏點名批評,但一直都不會改善平江縣的生存環境。當然,平江縣有如此多環境不是他的責任,但市裏要真將這樣一個人推選成常務副縣長,還不是何森自己打嘴巴子?何森到華英市的兩年,對平江縣環保局局長點名批評就不下十次。

麵對這樣的名單,平江縣的意圖也非常明確,何森卻沒有直接點出來。這樣直接問,陳佳俊也有準備,說,“縣裏的情況特殊,我個人傾向於人用年輕有衝勁的根本來擔擔子,錘煉幾年,就有能力獨擋一麵了。”

“市裏有沒有其他意見?有沒有其他人選?”一般說來,縣裏有人選方案,但是裏肯定有另一套。出現這樣的空位,誰不想將好位子占下?當然,在華英市也是特殊情況,隻要是高開善等人看中的位子,其他人都不會表示自己的意願,而平江縣多年來都沒人自作主張地往裏麵塞人活謀求位子。

平江縣的位子早有人安排得妥妥當當,隻管按部就班到位即可。陳佳俊心裏明白,何森作為市委書記,肯定想要塞人進去,就像上一次將李昌德塞進平江縣一樣。何森有時候動用省裏的力量,也能夠促成這樣的事,李昌德已經死了,難道何森還不死心,要讓他的手下再死一個?

“還沒有征求其他領導的意見,先來書記這請示呢。”陳佳俊說,他作為組織部長的身份卻是在這樣的人事安排上,要先征求一把手的意思。

“那這樣吧,材料先放我這裏,組織部這幾天先征求其他領導的意見,同時,在市裏也做一個人事上的方案。既然推動這方麵的工作,還有其他幾個位子都一起吧。”何森說,市裏的人事變動對何森而言幾乎沒有好處,也懶得變動。但平江縣那提出並催促這事,索性將一個更多一些的位子都丟出來,讓陳佳俊去忙幾天。

聽何森這樣說,陳佳俊確實沒有立場不去做何森所提出來的問題。既然市委組織部推動下麵人事變動,那全市其他職位也都一起動了吧。走一走組織程序,隨便都要一周以上。將這個事情拖一拖,省裏那邊有足夠的時間來做工作,省廳在市裏和縣裏的工作也減少一些壓力。但從何森自己說來,也是一次表演給高開善等人看著。

“書記有沒有好的人選?”陳佳俊說,既然何森這樣做,他也得問問,先堵住何森的嘴。如果何森這時將人選提出來,自己這邊也有準備,到臨時將何森的人進行舉報之類的手段也可從容安排。

“……”看陳佳俊一眼,何森沒有說話。

“書記,那我先工作去了,我會安排他們下去對這些幹部逐一考察、彙總,再給書記過目。”陳佳俊說著站起來離開。

何森沒說什麼。

高開善帶著孔俊到省裏,進省城後將孔俊隻開,要他到省廳找張長昆,包省廳在平江縣的情況彙報,也將市裏的不滿跟張長昆溝通。張長昆自然會有行動,高開善知道省裏這些人的一些做法,他自己安馨到人大那邊見一見省裏的領導,也可把市裏的一些情況給他們反應。

這些人平時自己沒少拋出利益,一向來都不所要反饋,如今,訴苦一番,他們哪會不幫著說話?人大、政協在大方針、大決策上確實沒有什麼話語權,但對下麵的一些不滿、對下麵領導的維護,他們卻有著更便利的條件。人老資格深,在省裏有著人脈關係,領導們多少會給一些麵子來全一張張老臉。

即使提出的一些要求,抨擊的一些事實與實際不合,對他們說來都不會考慮。認定了的事那就是對的,而反方必然是在狡辯,是開開脫責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