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餐廳,不見顧雪琪,楊衝鋒本來打算再找她說幾句話,慢慢地套問顧家投資的思路,看江北省是不是有機會跟顧家合作。跟周玉波的想法雖說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很多近似之處。想來,在國內不少人都想跟香港顧家合作,更側重在政治資源上。
時間快到了,往會議室走,見顧雪琪從外麵進來。可能是先前躲開人們的視線免得讓人見她跟楊衝鋒在一起而議論和遐想。
在內地這種瞎猜不會多,可要是給香港那邊的人探到有這樣一段經曆,會演繹成什麼傳聞?她不想有緋聞,楊衝鋒也受不起的。
見楊衝鋒站在那裏看她,顧雪琪心裏有些躲避的意思,但見他目光爍爍,也不好裝著不見。“顧評委請。”楊衝鋒說,做一個側身讓路的動作,很自然的樣子。當然,楊衝鋒不管怎麼做,都不可能像周玉波那般舉手投足,自然而然地有著優雅大氣之韻味。
“謝謝。”顧雪琪應一句。
“客氣,對評委誰敢不尊哦。”楊衝鋒調侃一句,卻不提以後的事情。這時說這樣的事情,顯然是不鄭重地表現。不鄭重就沒有誠意,楊衝鋒知道跟顧雪琪這種人打交道很難,比之跟錢教授的往來更難的。
到會議室,人差不多了。稍等,時間已經到。組織方簡短地總結昨天開會的進程,和今天的安排,請錢教授講話。
錢教授說了舉辦這樣的討論會,重點是在討論,昨天是通過對論文的宣讀,讓與會的人更好地了解國內的經濟現狀。不論對與會嘉賓還是來賓,都要有這樣的一個前提,今天的討論會才能夠更深刻,也能夠做到言之有物。
對昨天的論文情況,錢教授沒有做任何評論。
之後是分組討論。
也不知是組織方有意還是錢教授等故意這樣安排,在小組裏,往往按南北分在一組,東西分在一組,內陸和沿海分在一組。不僅從地域上進行分派,還從城市等次岔開進行討論。這樣,會讓不同觀念、地域局限等等因素,都會在討論中凸顯出來,進而形成碰撞。
江北省恰好跟海岸省在一組內,這一組十多人,有地域地理上的區別,又有一些共同點。江北省的交通比較有潛力,如今開發得還不夠,主要是省內的經濟還沒有上升到那種層次,但潛質卻在。
海岸省海運發達,海運發展的空間更大。不論是沿海業務,還是海外業務,如今同樣潛力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海岸省還有一大優勢,那是全國煤運最集中的通道之一,西部的煤炭經過海岸省到海上進行船運,成本會降低很多,再從各路大江沿江而上,可將西部大煤搬運到南方各省。比起鐵路運輸,成本低,也不會給卡在路上。
海岸省跟江北省還有一個類同點是,海岸省跨度大,中間給兩京掏挖,工業的分布形成重點布局,但兩京邊上的地帶,形成空白。這些地方的落後,讓海岸省背負的壓力也不小。偏偏這些地帶要進行開發的可能性非常小,或許這種種因素,海岸省才起了規劃千億項目、今後圍海造城的推動力。
當然,千億項目的背後,最主要的推動裏還在周家。周玉波想要這樣的耀眼的成績,來為他今後十年的官路做好所有鋪墊,這一博卻是非要做下來不可。
分組後,每組十多人、二十多人不等。好在組織方早有準備,安排了會場地點。楊衝鋒得知跟周玉波在一起討論,心裏也覺得有些那個。好在海岸省才是大家的主要目標,江北省和其他的人都沒有周玉波那樣醒目,用不著擔心會將江北省的一些安排給先泄露出來,讓周玉波有更多的警覺。
昨晚跟周三麻子之間的事情,想必周玉波也會知道,這時候不坐在一起,但楊衝鋒先就看到他進來了。這樣的機會周玉波也不會錯過,這一組除了三個省之外,還有十多人都是實力比較雄厚的商家,組織方可能也是故意這樣安排,便利周玉波做宣傳鼓動。
要不要說昨晚的事?楊衝鋒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等見到周玉波後再定奪。
他們這組的會場是一層樓的客廳,可容下二十幾個人,中間是一張橢圓形桌,周圍放了靠椅。桌不高,對周圍坐著的人沒有那種壓迫感,使得即便坐在四圍的人,也不會有那種等次降低的感覺。
這裏雖沒有按銘牌就座,但大家心裏都有一些自知。三省的人都會集中在橢圓桌邊,這樣也才有一個討論的核心。楊衝鋒走進來時,見周玉波站在一張椅子邊,正跟人交談,那神態顯得親切、和煦,而跟他談話的人一臉敬重,仿佛給人讚賞後那種種舒坦,都放在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