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新朝伊始,萬象更新。

此時正值晌午,驕陽猶如龍宮耀陽火珠一般赤明透亮。一群群馴鴿不知疲憊,在湛藍的天空中肆意飛翔著,自萬丈高空傳來陣陣鳴聲。有溫熱的風吹來,熏得空氣又幹又燥,四周愈顯安靜,整個元徵城都在炎熱下昏然入睡。

啟元殿內極為肅靜,蟠龍金鼎內焚著龍涎香,一縷一縷白煙嫋繞逸出,彌漫著柔軟舒緩的淡幽香氣。內殿愈深,光線愈加幽暗不明,明帝正坐在禦案前批複奏章,禦案右側一摞黃皮折子,堆放很是隨意,顯然已被朱筆禦批過。聽得有腳步聲也不抬頭,手上的玉狼毫朱筆亦未停頓,直到撂下最後一本奏折,方才問道:“王伏順,去慕府打探消息的人呢?是不是回來了?”

王伏順侍奉禦駕二十餘年,忠心有嘉、功勞良多,如今已升至宮內大總管,私下最會體察聖意,聞言忙道:“皇上莫急,慕侍郎剛趕到殿外,老奴去叫他進來。”

“嗯,快宣進來!”

“微臣慕毓藻,叩見皇上!”慕毓藻著正二品文雉官袍,身量合宜、氣度大方,一派門閥世家子弟遺風,上前躬身行禮。

“她怎麼樣了?”明帝身子往前傾斜,聲音略急。

“皇上放心,已經醒過來了。”慕毓藻先回稟了一句,又道:“太醫說,舍妹隻是一時氣血不暢,眼下脈象漸平,隻需再靜養一段日子。”

那個懸梁自盡的女子,醒來會是何等心情?明帝揉著脹痛的眉頭,心中千頭萬緒交織,喃喃自語道:“唔,醒來就好……”

“皇上?皇上……”

“沒事,你接著說。”明帝緩緩坐正身子,擺了擺手。

慕毓藻欠了欠身,往下說道:“太醫俞幼安為人妥當、擅長調養,又跟微臣家是友之故交,若由他來照料舍妹湯藥,豈不兩全其美?隻是每天一來二去,甚是麻煩,所以微臣想……”

“好了,好了。”明帝心思不在這上頭,不待聽完便打斷他,“太醫院人多的是,既然你覺得妥當,就把人留在慕府好了。”

慕毓藻忙道:“是,微臣謝恩。”

明帝沉吟片刻,又問:“她醒來後,可說了什麼?”

慕毓藻微微一怔,忙搖了搖頭,“舍妹醒來後,隻喝了小半碗米湯,想來是精神還不大好,沒有力氣說話。”

“若是需要什麼藥材、補品,隻管讓人來宮裏頭取就是,別的也是一樣。總之,一切以她的身子為重,萬萬不可耽誤了。”明帝細細囑咐了一番,又指著王伏順道:“你跟著慕侍郎道太醫院,要了人一起去慕府,好回來稟告詳情。”

二人領旨退出大殿,門口小太監得了消息,趕緊進去傳人。不多時,隻見一名年輕太醫走出來,約莫二十出頭,不像是什麼名醫之流。慕毓藻大步流星上前,一把拉住那青年,笑道:“幼安,今兒可要麻煩你了。”

王伏順麵色疑惑,卻隻笑道:“這位就是俞太醫?真是年輕有為啊!”

俞幼安心知他是懷疑自己,卻也不去說破,回禮道:“有勞王大總管和慕侍郎親自前來,晚輩不甚惶恐,二位請先上車罷。”

慕毓藻笑道:“來來,王總管先請。”

“諸位大人,坐穩當了!”小太監嘴裏輕輕吆喝一聲,揚起細鞭抽下去,兩匹烏黑馬兒便“得得”的撒蹄跑開。

慕府乃是太祖武帝特旨築造,地勢風水都極佳,距皇宮隻兩裏餘路程,馬車大約隻需兩柱香功夫。王、俞二人跟著慕毓藻往裏進,先是穿過數掛水晶珠簾,接著便是層層綃紗懸垂的側廳,最後進到一間女子寢閣,內中布置恍若蓬萊仙宮一般。鎏金古獸雙耳熏爐內,透出若有若無的沉水香味道,侍女們皆淡紗彩衣,一屋子的人卻靜得沒有半點聲音。

俞幼安心中甚是疑惑,卻見慕毓藻朝自己遞了眼色,微微笑道:“等會俞太醫隻管請脈,不要多問多說。”又走上去前說了兩句,床邊的杏衣侍女點點頭,貼著帷帳低聲回稟著,等待她家小姐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