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府外一行(1 / 2)

月隱西沉,熹光初升。

次日一早,天色蒙蒙亮,我難得自覺地早早起了身。簡單的梳洗、用過早膳,便在小桃疊聲的絮叨中匆匆出了院門趕往大廳。結果,卻仍是最後到的一個。

大廳中,璃王正端坐於主案旁翻看著手中的一卷書冊。萍兒更是早已備好了出行的一切,正站在一側侍候奉茶……見到我走進,二人隻是或點頭或笑笑都沒有多說什麼,相互問過禮後,也未再作耽擱便直往府外去了。

府門處,早已備好了一駕藍篷素布看起來樸實無華的雙駕馬車,車身旁更有著四個一身黑色勁服的王府侍衛牽馬肅穆而立。

此次出府,隨行的便隻有我與萍兒,此外便是這一個車夫另加四個隨身侍衛了。一行人驅車駕馬不疾不徐地向著城外馳去……

.

“子子連環、穩中有奇,二哥的棋藝果然超俗,沐秋佩服。”輕歎一聲,我再次投子認輸道。

上了馬車方見一側的矮幾上竟已備下了棋局。於璃王府這麼多日,卻是第一次得機會與璃王對弈。可一連兩局下來,卻皆是未到關子便已勝負分明,由不得我不佩服。終是領會湛璟瑄那句輸得心服口服是何意了。

“嗬,王爺的棋藝當然是不凡了。便是瑄王,這棋藝也還是與王爺學的呢。”一旁觀棋的萍兒笑著插言道。她是聽自己說起過,在瑄王府時我與湛璟瑄對弈可謂五五之分,互有勝負。

“哦?”

我還真不知有此一說呢,“倒是沒有聽璟瑄兄說過。”

“沐秋不要聽萍兒胡言吹噓。璟瑄當年六歲時便離了宮,與我所學不過是一些啟蒙的東西。”璃王接過話,不以為意地答道。許是看出我麵上越發的不解之色,微有詫異道,“難倒璟瑄沒有與你說起過麼?”

“恩,我與璟瑄兄相談很少論起過這些。”我搖了搖頭。

的確,我與湛璟瑄相識這麼久,竟都從未想過了解彼此的過去,倒真是應了那句所謂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少時便離宮隨其師學藝。十年方得回宮。”璃王簡單地解釋了一句,聲音依然溫溫郎朗,神色間卻似轉過了一絲悵然,“這些,他日有機會,還是讓璟瑄自己細說與沐秋吧。”

“恩……嗬,若有機會,我倒是也想與二哥多討教些棋藝。”點了點頭,我轉言揭過了那個話題。隻是,心中卻不免殘留了些許疑惑。

身為皇子,怎麼可能輕易離宮學藝,而且一去便是十年。再想到當日騙湛璟瑄用苦藥時,其無意中說起過的話……看來這其中,似另有一番故事呢。

.

待到了山腳下,我們幾人先後下得馬車。車夫與幾個護衛被璃王留在了馬車旁,隻我與萍兒隨著他沿著一條小路進了山中。

剛剛下了馬車時我便注意到,這馬車所停的位置與當日自己與小桃來時根本不是一處。也難怪當初我們都沒有發現了這條小路。想到這樣都能被我們尋到那片花海,不得不說是一種機緣了。

同樣的疊浪彩錦,同樣的絢爛迷離。

我與萍兒分別於墓碑前上過一炷香、拜了幾拜便下了斷崖,將那一方空間獨留於了那一人。

稍稍走遠了一些,與萍兒各自倚坐在一片花海的邊沿,聽著她斷斷續續、自言自語般地說了些許璃王同王妃二人的故事。即便如我這般身在其外之人,也不禁傾動於那樣娟美的愛情。更禁不住為那樣一個玉質蘭心、婉柔明慧的女子這般紅顏早逝而可惜。

沒有插言半句,由始至終我隻是靜靜地聽著萍兒兀自或喜或悲地低聲自語著。

良久,她輕輕歎息了一聲,抬頭望了我一眼。笑了笑,卻是自己轉過了話題,“對了,林先生。昨日,奴婢見著小桃抱的那架瑤琴,呃,好像……”

見她神情已複了往昔,我亦領會地笑了笑,未作多言,直接順著她的話點頭應道:“恩,是瑄王爺贈予在下的。”

“果然是那一架琴啊,”萍兒輕呼了一聲,轉而低低笑了起來了,“嗬,想不到瑄王爺竟是將它給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