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其實從來沒有發生什麼許多的特別的事情,我有一個三口之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我兩歲那年奶奶去世了,處理完奶奶的後事之後父親便外出打工了,這一走就是十七年。
我對父親的記憶很少,因為父親一般隻是在春節會回家,有時候也會幾年才回一次家,記得最久的一次是時隔三年父親才背著一個早已洗掉色的大布包回家。我放學回到家驚奇的看著出現在我眼前的這個男人,躲躲閃閃的藏到了母親的身後,結果被母親揪了出來,讓我叫他“爸爸”,我不肯,飛快的躲到了房間裏去,隻聽到後麵母親吵罵聲還有父親微微的歎息聲。那一次父親回來在家呆了三年,我對父親的記憶也開始於此。
父親回來的那一年我們早已搬到了到了當地小縣城不再種地了,這次父親回來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姑姑對父親說母親在家和一個男人走的很近。
父親回來之後我才知道父親做飯特別的好吃(也許是當時的我吃膩了母親“隨性”做出來的飯菜),父親也經常會教我做飯,他說過一句話讓我感動至今,他說:“你要好好學會做家務,好好替我照顧媽媽”。在我的記憶中那是我度過的最無憂無慮的日子,也許也是從那時候起我和父親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那個時候我剛剛上初中,學校剛好在那個學期給我們安排上晚自習,晚自習要上到九點,父親每天晚上都會在回家路上的一個紅綠燈旁坐在他的自行車上等我。我經常嫻熟的坐上父親的自行車,父親一語不發的騎著自行車,我在身後摟著父親靠在父親的背上,那一幕在以後的很多年都記憶猶新,看見相似的一幕也經常會眼泛淚光。
父親後來還是繼續外出打工。父親離開的那一天我和母親將父親送到車站,我一直對自己說著別哭,可當父親學著當時車站其他送別的人笨拙的朝我揮著手說著“拜拜”的時候,我,還是哭了。
再後來我上了高中。高一的那一年學校大力宣傳著美術,當時的我因為喜歡的一個男生要也要去學,而學美術對於我這樣的家庭來說是極其昂貴的,但由於我的倔強,母親還是帶著我去買了學美術用的材料。可就在我試學美術的第三天父親打來電話說他不同意我學美術,我跟父親吵了一架。那是我第二次和父親吵架。第一次是在初二的那一年我非要買一部學習機,價格對於我們家來說真的是很昂貴,但我一直堅持要買,和父親吵了一架然後摔門而去,最終父親還是妥協了,第二天就帶著我去買了學習機。後來我聽母親說我那天摔門而去之後,父親哭了。
我原本以為這一次父親也會因為我發了這麼大的脾氣而讓我繼續學美術,可是直到那個學期最後父親也沒有同意。在那個時候我也和那個男生分手了,也是在我和那個男生分手的第二天父親給我打來了電話,那是我們在那次爭吵之後的第一通話,他告訴了我他為什麼那麼反對我學美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