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故事暫時講完啦(2 / 3)

池中珍珠寶貝甚多,夜晚各色鯉魚波光粼粼,都被那珠寶透出的光芒引來,更是璀璨如星河一般,好不眩目。有童謠道:一支紅梅柳如煙,紅遍十溝九裏灣,珍珠瑪瑙貓兒眼,竟入冬渠化魚鮮。

難得的是這柳姑娘甚會做人,不僅將地方官衙打點的妥當服貼,即便是州府乃至外巡衙官也都應對得益,用錢開路,以色媚人,製衡有方,進退有度,名聲一時無兩。

後來年齡漸長,急流勇退,自贖除了賤籍。因原來的老鴇愛她才情,待若親女一般,故身後將旖旎樓交與她掌管,如今已一年有餘。隻是不知何故,柳姑娘主事以來,一改旖旎樓往昔奢靡之風,也不再造聲作勢,原本附著賺錢的閑人見無利可圖,漸次散去,這赫赫揚名的一代煙花逐笑之所,已有頹廢凋零之態,常顯清冷衰敗之象。隻是江湖上仍頗有名號而已。

忠源本聽得興起,見如此結語,到底有些灰心,恐這旖旎樓不會有自己所尋之人。掐指一算已經出來半年有餘,竟都費在路上,尚一無所獲,不免焦躁。又想既然來了,到底去看看,忙使些銀錢從老嫗那裏求得引薦之法。

翌日,忠源聽從老嫗指點,留眾隨從在客棧住下,隨著店中夥計,行到了無城外東郊十裏。路上本已人跡荒蕪,拐下大路約一裏便見一叢密林,再往前探,霧氣騰騰中隱著一潭碧波,接著一處碼頭,有一小畫舫來往穿梭接送客人。夥計報了老嫗名號,執槳人便會意,請忠源乘上小舫,夥計自去不提。在水波霧氣繚亂中,不一會兒便見前方一方院落,讓人恍如夢中,好個追笑逐歡之所,脂香流鶯之地。便是著名的旖旎樓了。

忠源上岸便有小童接進去,但見如今旖旎樓外圍的各色奢華建築盡已拆去,周圍修築高牆,白基青瓦,內中僅留千鯉池在內,不顯山露水,若非當地常駐導引,不知底細者,隻當此處是一般精致書院。

忠源想到,這行院生意又不似妓寮那般熱鬧,排場大,名聲響,人馬喧囂,迎來送往的虛熱鬧。行院講究的是靜、閑、雅,來往都是熟客,一般的巨賈豪商即便捧了真金白銀也常被委婉拒絕,定要拿了熟客的名帖且有人引見才能入得宅內,想來裏麵自是別有洞天。

進了院子便有一位女子親來迎候,美豔不可方物,猶如天外之人,自稱旖旎樓掌事柳如煙。

見了柳如煙,入內落座言語對答,彼此竟有些一見傾心的意思。忠源早被柳姑娘的風度氣質所傾倒,柳如煙也愛他文武兼備,是個人物,本是來談買賣交易,不想一來二去竟你儂我儂,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起來。

忠源雖然與魏氏少年夫妻,也算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但那魏氏心中到底存著他人,即便育有三個子女,終究難說情根深種。如今見了柳如煙,兩人猶如前世姻緣注定了般,愛火如熾,言定要同生共死,做個長久夫妻。不覺在旖旎樓樂不思蜀,住了一年有餘。那些親隨早從客棧搬將過來,見主人如此,也樂得與幾個情投意合的姑娘勾搭在一起,主仆竟都將此處當了長居之所,將王命忘卻在九霄雲外。

忠源戀著柳如煙,竟生出背王棄家永不回還的主意。但思及本次奉王命而來,如果藏匿於此,恐連累父親子女,所以連日悶悶不樂,不得解決之道。柳姑娘久經歡場,又是冰雪聰明,已經慮到此事,早已籌劃得當。

私下告訴忠源:休要著惱,自己早已籌劃多年,打算金盆洗手,退隱山林,隻是久未遇到一心之人,才不曾一走了之。言畢帶入自小調教的十二名適齡女童給忠源觀瞧,都是明眸皓齒,肌膚勝雪,且聰明伶俐,應答自如,其中有一位嶽晴娘更是萬中無一。先請忠源回鄉複命,自己尚有一兩件必完之事需要料理,待安頓妥當萬事俱備,自會遣人告之脫身之法,保證不使忠源為難。為表誌誠,特贈金印紐一方,以為憑證。忠源見此大喜過望,心思早已全在柳娘子身上,自然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