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夏夏的故事(二)(1 / 2)

吃飯的時候熊曉西找到機會問夏夏:“一上午吃著零食聽故事,簡直是世上最爽的工作了。可是我實在想知道為什麼要聽故事?”

“嗬嗬,你別想太多,聽就是了,這算玎璫辦公室的特色吧,我當初也覺得奇怪,可後來發現聽故事對熟悉工作內容和開展工作都很有好處的,以後你就懂了。而且我特意跟講評書似的,半言半白,讓你能更加身臨其境。”夏夏衝曉西俏皮地眨眨眼。

“哦。”曉西雖然依舊懵懵懂懂,但還是感激地向對方笑笑,但也不好再多問了。過了午休時間,兩人都來到小會議室裏,一個說一個聽。

“上午說到洪旗山心中其實早已屬意一人,此人姓嶽名晴娘,便是洪毅帶回的十二名女童之中的翹楚。當時她剛八歲,卻已生得舒雅恬靜,身段婀娜,不知是天生世故,還是後天調教,年紀雖小,行事已很老道,言談應答頗有見教。

洪毅剛回轉就因家中巨變病倒,一應瑣事隻得交與旗山料理,他便遵父命,將這十二個女童安頓在家中別院,再請專人教習禮儀規矩,以便日後進宮麵聖。旗山做事甚勤謹,時常往來別院關照督促,一來二去,便與嶽晴娘相熟,言談間頗有默契,漸生情愫。兩人都是少年人,晴娘見旗山翩翩少年,自然願意結交,又想自己身世淒涼,前途未卜,旦有機會相見,便著意使出女兒手段體貼待他;旗山幼時喪母,雖有個家姐,已嫁與他人,故甚少體會到這般女子溫柔。如今有這晴娘軟語輕聲,柔情蜜意,哪裏把持得住,便一心一意認她為知己,執迷不悔。後洪毅離家前將十二個女童送進宮去。旗山聽到消息,心中大戚,但王命難違,隻得與晴娘依依而別,言定互不相忘。

這晴娘入宮後果然脫穎而出,在王太後宮中做了一名近身侍女。旗山便常借拜謁王太後之機,與晴娘相見,可惜宮規森嚴,耳目又多,兩人隻可眉目傳情,偶爾有一二機會訴訴衷腸。一晃五、六年,兩人雖不在一處,卻依舊情熾如火。

時光荏苒,旗山已二十有二。王上見嶽晴娘漸已長成,便秘令旗山入見,賞識他文武皆通,有意提拔,講一件機密大事囑與他辦:欲秘將嶽晴娘贈予尚陽王為妾,特封洪楷為送親特使,將晴娘並數車金銀送至西北尚陽城,萬萬不可張揚。旗山方知王上尋孤女入宮調教皆為籠絡諸侯之用,今見說得如此慎重,也不敢細問,隻得依言行事。

旗山暗暗籌備十數日,便攜晴娘及數個親隨,扮作行商模樣前往尚陽。一路雖風餐露宿,兩人倒有不少機會背過眾人獨處,真如幹柴烈火,難舍難分。旗山心中不免打主意不如雙雙私奔而走,不想晴娘倒是百般相勸,懇切處至以死相逼,旗山隻好作罷。

經過月餘風雨兼程,終到尚陽城中。尚陽王見依約送到的女子如此美貌,又有許多金銀陪送,自是歡喜。旗山言明王上叮囑此事勿需告與外人知曉,可尚陽王堅稱晴娘為王上所賜,定要慶祝一番,三日內行“席帳之禮”,正式納晴娘為妾。

原來,這尚陽城素有舊俗,納妾需夜間,在內城以北的目渠行院草灘上設白羊皮帳篷數個,主賬居中,客帳散於四周,新人初夜就在主賬完成,取“幕天席地,順宇承翰”之意。親隨人等在客帳中徹夜飲酒,以示慶賀,稱為‘席帳之禮’。因旗山為特使,尚陽王特恩準其親往觀禮。

當日,目渠別院張燈結彩,草灘之上遍插膏油火把,眾人豪飲狂歡,旗山心中卻憂思無限隻好強顏歡笑。

眾人聽那主帳內先有尚陽王哈哈狂笑,而後便是喘息之聲其中夾雜嚶嚶之語,大家皆道尚陽王與這小娘子正在得趣,嬉笑著轟然而散,三三五五回到客帳暢飲逗趣,鬧了一陣便都倒頭大睡,鼾聲四野皆聞。旗山聽那晴娘在帳中呢囁不絕,大有不勝之態,想到自己心愛之人違心於他人身下婉轉承歡,心如刀絞,找個遠處的客帳獨斟孤酌起來,眾人與他並不熟識,也無人來兜攬他。

不想四更時分,嶽晴娘竟衣衫不整地闖將進來,渾身血汙,瑟瑟而抖。旗山大驚,忙安慰詢問,半晌方告之實情。原來那尚陽王見晴娘姿容曠世窈窕,這頭夕之歡定要暢快淋漓。他素來貪淫,喜用藥餌助其勇力。今次更高興多進了些,藥力上來,其興如狂,猶如猛獸,抓住晴娘就要求歡。那晴娘畢竟是未經世事的處女,含羞帶怯,又不敢違逆,隻得眼角含淚由他脫個一絲不掛,隻待他來輕薄。不想這尚陽王許是喝多了酒,幾次尋門不入就有些焦躁,藥勁上來更是暴怒,竟以兩腕狠力按住脖頸,晴娘頓時雙眼圓突,掙紮欲死。晴娘一念求生,慌亂中抓住近前燭台便刺,尚陽王毫無防備,被這燭台尖端刺入喉中,登時血流如注,呼號不出,眼見著沒了氣息。晴娘見自己誤殺了尚陽王,生恐連累旗山,便避開眾人,好容易尋到帳子裏來,懇請旗山速速逃走,不要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