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炮與內燃機(2 / 2)

但是那些一百多毫米,甚至是0毫米的榴彈炮呢,這根本不是人推馬拉所能夠輕鬆帶動的重型裝備,而這樣的裝備,也隻有卡車才有辦法,畢竟火炮上去了,那炮彈也不能落下。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以韶山到長沙的距離,假如紅警兵團強攻長沙,運送兩門0毫米榴彈炮到長沙城外的火炮陣地上,在現今道路的條件下,運送兩門數噸重的火炮,加上彈藥,最少需要上百個士兵,運送時間超過一,還無法保證在兩內能夠形成戰鬥力,並且炮彈難以滿足高強度的戰爭需求。

可如果有卡車的話,並且是在拓寬道路之後,修建了水泥公路。

拖運這樣的一門火炮,到長沙炮兵陣地,加上炮彈,隻需要十來個士兵,能夠在兩個時左右完成,並在三個時內準備好火炮射擊,且能夠滿足高強度炮擊要求。

如果沒有樊奕澤的到來,這個世界的中華軍隊忙於低水準內戰時,世界上一場新的軍事變革已經啟動。

從1908年開始,以美國福特公司價廉物美(售價850美元)、駕駛方便的型汽車大量裝配出廠為標誌,汽車得到大規模使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從軍事角度看,這意味著“內燃機革命”引發的“機械化戰爭”已指日可待。

而紅警基地戰爭工廠的出現,不但帶來的火炮,也帶來的卡車和汽車,對比火炮一口氣出現的數十頁,在汽車的建造列表上,隻有兩款。

一款類似福特型車的汽車,一款是加大版的卡車,運載能力不錯,最主要的是,能夠用來拖曳火炮,運送炮彈和士兵。

不過內燃機,帶來的必然結果是石油取代煤炭。

現在樊奕澤就能夠生產汽車了,可是汽車生產出來,隻能放在倉庫裏麵生鏽,因為沒有石油。

基地內,找不出一滴石油,汽車根本無法驅動。

而在湖南,隻有一個地方有石油,那便是橫州府。

湖南有石油,但是很少,而且也隻有這個地方才有,後世江漢油氣擁有的油田之一,不過儲備很少,開發難度不。

最主要的是,樊奕澤發現,基地給了他卡車,卻沒有給他開發的原油的單位,就算現在可以到橫州府,難道讓人用鋤頭將石油挖出來?

一想到這裏,樊奕澤直接斷了去橫州府找石油的念頭,反正現在不著急,發展才剛剛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更加靠譜一點。

更何況,對付腐朽的滿清,卡車似乎也排不上太大的用場,這個時代下,基地內的那些輕型火炮足夠使用,否則要是什麼都要最好,樊奕澤更想要將那些喪心病狂的超級列車炮都搞出來,那東西一發炮彈下去,大和來了都擋不住。

至於晚清,不管是淮軍還是那些練軍亦或是勇軍,都沒有被樊奕澤放在眼中,他的目光自始至終都與一戰時期的列強們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