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1 / 3)

等李少岩開始提審丁槐的時候,丁槐的故事已經在整個軍營裏傳遍,不管是普通官兵,還是趕來的官兵家屬,大家都對丁槐報以強烈的同情,並且深切的期盼李少岩李總辦能夠對他從輕發落。

在發現這個丁槐事件在軍營中居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李少岩幹脆不去審訊室審問了,而是改在一個彩鋼大課堂裏公開審訊丁槐,並且還允許沒有軍務在身,且身份在班長以上的人進來旁聽。

這個消息一出,自認夠身份的人立刻擁入旁聽席,立刻就把旁聽席站滿了。

之所以是站,並非是沒有座位,而是旁聽席的座位不夠,後來的人隻能站著擠在一起,這才勉強能呆在旁聽席裏,就算是這樣,也有很多後來得到信的軍官根本進不去,隻能等在外麵,因為實在沒地方了。

雖然人多,但這些班長以上的軍官接受了這麼長時間的學習跟訓練,多少有了一些軍人的素質,起碼對軍法的敬畏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旁聽的人都沒發出一點喧嘩,隻是靜靜的在一邊聽。

李少岩的審訊,更像是誘導,換言之,等於讓丁槐還有他的弟弟丁鬆,在他,以及幾乎全軍所有的班長以上軍官麵前,再重新把他家的淒慘故事說一遍。

雖然已經是第二次陳述,雖然是麵對全軍的首領李少岩,但說著說著,丁槐再次情緒失控,在說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居然再次嚎啕大哭,然後猛的給李少岩磕頭,隻希望李少岩放他回去報仇,等他報仇完畢,自會回來領罰。

看著那個把額頭都磕出血來的漢子,李少岩暗自搖了搖頭。

說真的,這個丁槐有著一張濃眉大眼的國字臉,膚色白淨,身材中等,長的很有英雄氣概,他這形象要是稍微一收拾,比如去掉後麵的大辮子,立馬就可以去出演五六十年代的主旋律英雄片裏的男主角。

換言之,這是個五六十年代標準的帥哥,特別是在嚎啕大哭的時候,格外能夠打動人心,再加上他之前是在營門口,在眾目睽睽下聽弟弟說這件事,很有戲劇性跟代表性,也難怪讓大家對他倍感同情。

不過,他的行為卻在衝擊李少岩製定的規矩,特別是那個不得私自出營門的軍規,如果人人都因為這種“正義”的理由就不聽命令,不尊軍法,開了這個頭,以後這兵還怎麼帶?

但問題是,這不是一個法治的國度,而是人治的國度。

此時的中國,法製觀念並不濃重,還在講究人治,而就算是講法律,量刑方麵也很寬泛,講究的是原心定罪原則。

所謂原心定罪,就是指根據犯罪人的動機和情節來判定其罪行,因此從這個觀點看,丁槐因為父母雙亡而私自出營門,似乎在清朝人的眼中,並不算犯罪,反而是孝義的行為。

所以說,李少岩要是此時不加解釋的強製用軍法去懲罰他,哪怕是用最輕的量刑,都會讓眾人不服,就算能依靠往日的權威壓下去,但這對軍心士氣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因此,在這件事上,不能不問青紅皂白的就行軍法,而應該順勢而為……

“混蛋!”聽完對方陳述,看著對方還在不停磕頭,早有預案的李少岩一下站起來,幾步走到丁槐的跟前,在對方詫異的眼神中,一腳踹了過去。

更讓人驚奇的是,李少岩明明身材不高,而且又是踹的丁槐的肩膀,但卻一下把跪在地上的丁槐踹出去三米多遠,直到滑入旁聽席的跟前才停下。

效果很明顯,大家都被這驚人的一幕跟鎮住了,誰也沒想到平時深居簡出,年齡也才十三歲的總辦大人,居然有這麼強的力量。

“你不長腦子麼!”李少岩幾步跟過去,用手指著還有些發蒙的丁槐大罵,“我們精武軍最核心的宗旨是什麼?是精誠團結!是紀律嚴明!你也是個老人了,這還用我教你?”

不待丁槐回話,李少岩就轉頭對旁聽席的眾位軍官大聲道,“從你們進了精武軍那天起,我就說過,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的內部,我們要講規矩,有錯就罰,有功就賞,但不管怎麼做,那都是我們自己人的事兒!一旦有外人敢欺負到你們頭上,不管是誰,我們精武軍全軍都會給你撐腰,幫你討回場子!但是!這個撐腰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集體行動,不準呈個人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