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揚州牧(1 / 2)

可是,朝廷的一係列行動並沒有得到意料中的效果,黃巾起義依舊聲勢浩大,根本沒有失敗的跡象。

而劉績這邊跟洛陽那邊倒是處於兩種不同的極端。越國沒有人造反,是當世少有的安全之地。有些無家可歸的難民,都紛紛往越國趕去。

不過這時候劉績倒是留了幾個心眼,倒不是不收留,隻是這段時間招收進來的流民,需要好好安置,並且嚴格核查這些人的來曆,以防有黃巾教眾混進來,雖然跟張角暗地裏達成了同盟關係,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政治盟友是什麼?嗬嗬噠,就是最有可能在你背後捅你一刀的那些人,契約精神神馬的,他們不懂,劉績也不可能按照雙方的口頭協議去起訴張角,就算真的要起訴,去哪裏起訴?政府都沒了。

不過張角還是滿守信的,並沒有大舉侵犯越國,不過黃巾賊沒有大舉侵犯越國,隻是偶爾也會有一小股勢力會不長眼的想要來打越國。那純屬是找死作為,張遼在黃巾起義剛爆發的時候就準備好了,你們敢來我就敢抓,跟這些拿上武器的黃巾賊相比,越國士兵的實力明顯比他們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有專業的訓練,一日三餐吃飯,隔幾天就有肉吃,戰鬥力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殲滅這些不長眼的黃巾賊簡直就在抬手之間。

不過劉績他們也沒有趕盡殺絕,多好的勞力啊,越國雖然有了很多百姓了,但是還是很卻能幹苦力活的奴隸。不過他們比較有人***隸是有時間限製的,隻要你過了勞動改造時間,那麼你就自有了,成為普通的平民,你就可以分到土地,老老實實做人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越國做奴隸,能夠吃得飽,偶爾也有肉吃,這個待遇很不錯,跟其他地方的平民比起來,這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一開始有幾股黃巾不長眼的想要來做些偷雞摸狗之事,劉績覺得很正常,畢竟他們這邊也有不少糧食,總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搶上一些的。可是後麵就不淡定了,總是不斷有一股股的小的黃巾勢力跑到越國土地上來。

張遼都能很快解決他們,甚至可以說,隻要正規部隊一到,他們就投降了,根本就不像打砸搶燒的刁民啊!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了,這些黃巾不是來搶劫的,而是跑來爭先恐後做奴隸的。

沒辦法黃巾軍中,有不少都是走投無路的農民,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他們也不會想要造反的。他們也不喜歡殺人,這群心地善良的老百姓啊,平時也沒有見過什麼血腥的,而且自己也有老婆孩子雙親什麼的,總想讓他們的日子能夠好一點的。當他們知道越國的奴隸,雖然工作勞累一點,但是能夠活命,吃的也不錯,至少比當黃巾要吃的好,而且等過了勞動教育時間,甚至還能分到土地,那還等什麼?兄弟們,去啊,越王那邊有肉吃。

劉績對於這些能夠棄暗投明改邪歸正的黃金教徒也是歡迎啊,反正哥有糧。雖然越國有大量的土地和糧食,但是牛的數量不夠,每年生出來的牛也是有限的,於是都是有限分配給良民,而沒有分到牛的人也沒有給他們土地,隻是讓他們幹勞力活,如果有一大批暫時不用分牛的勞力來了,劉績開心都還來不及呢,你們要吃的,哥給你們,你們要土地,哥以後給你們,你們現在給哥老老實實的別鬧事,好好創造大家的幸福家園就行了,至於勞力活嘛,簡單!修路,擴建城市,圍海造田,需要勞動力的要多少有多少。

這些還都是劉績的一部分收獲,最大的收獲就是跑來了個大賢,戲誌才。曆史上的戲誌才因為短命死的早並沒有如郭嘉諸葛亮一樣留下多少事跡,但是劉績相信老曹啊,相信老曹看人的水平,如果戲誌才沒幾把刷子,老曹會看得上?至於戲誌才為什麼會來?沒辦法,現在中原到處都是黃巾,戰亂紛飛的,他沒有大的家族可依靠,如果被黃巾抓到,隨時有可能會被殺或者抓壯丁,為了自己的安全,他就跑來劉績這裏了。誰讓劉績這邊安全呢!而且聽自己好友荀家叔侄以及郭嘉的話所說,越王並沒有門戶之分,也不會看不起寒門子弟,從小受那些大門大戶白眼的戲誌才的願望就是能夠給寒門一條希望,於是就屁顛屁顛的跑到劉績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