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慕虛榮,是人的天性,無可厚非,不應該成為我們攻擊他人的理由。我們都一樣,不要埋怨那些愛慕虛榮的人,如果你也站在了同樣的位置,可能會表現得更加浮誇。試想,誰不願意接受別人崇拜的目光,被標榜為萬眾的偶像?誰不想要成為妻子眼中的驕傲,父母心中的自豪?隻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做不到,而別人做到了。你眼中別人的愛慕虛榮,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心裏的不平衡,憑什麼別人可以獲得矚目的成就而自己隻配在窮苦中掙紮?你認為別人在五星級酒店的吃喝玩樂是愛慕虛榮,你認為別人非專車不坐是一種炫耀,但在別人的世界觀裏,這些隻是平時的日常,別人並沒有炫耀,是你認為別人在炫耀。我也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但沒有人會覺得我愛慕虛榮,因為我可以達到的生活水平別人都可以達到,甚至更多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比我更好。愛慕虛榮的人,大多有一種不服輸的心理,他們不允許任何人蓋過自己的光芒,否則寧願將她毀滅。做星就要做最亮的一顆,如果那顆最亮的星星不是自己,盡力將它毀滅,或者,毀滅自己。我沒有那麼的愛慕虛榮,可以容忍別人比自己明亮,因為我知道,褪去那外在的光芒,我們仍然一樣。
我喜歡過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但始終走不進她的世界,因為我給不了她想要的虛榮,所以慢慢的,我開始痛恨虛榮。痛恨是因為我沒有辦法達到,並不是因為那件事情本身值得痛恨,相反,它讓我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努力向上的人,變得不再排斥參與競爭。我本身是一個不喜歡與別人競爭的人,一直覺得,如果一件東西是你的,就算你沒有爭取,它也會落到你的身上,而如果一件東西注定不屬於你,就算你爭破頭皮它也不會屬於你,早晚有一天會丟失。事實上,有些東西之所以不屬於你,並不是因為你沒有辦法得到,而是你沒有努力的爭取。你希望天上有餡餅可以砸在自己的嘴裏,可你怎麼就不擔心會不會磕了牙呢?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的時候你發現世界並不是以你為中心,第二次的時候你發現自己的努力並起不到作用,第三次的時候你明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起到作用但仍然在堅持著自己的努力。我想,這三次的成長自己已經經曆過了吧,那是一種多麼痛的領悟,刻骨銘心,不怨無悔。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那是我的爸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的。我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有著三個姐姐,身為家中獨子的我,自然而然的本應該被無限的寵溺,成為世界的中心,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的三姐比我大兩歲,是欺負我的小霸王,性格比較強勢,處處打壓著我,就算哪天我跟三姐吵架,我的爸爸也會毫不猶豫的先把我暴揍一頓,然後再口頭批評一下我的三姐。慢慢的我就明白了,我不是世界的中心,如果我們家這個小世界有一個中心的話,那也是我的三姐。除此之外,我還有大姐跟二姐兩座大山,三個姐姐就像是三座大山,打壓著我的童年。現在回想我都應該為自己慶幸,可以在三座大山的夾縫中茁壯成長,長成如今的的模樣。我姐姐經常跟別人說我從小就很懂事,不需要家人的擔心,嘿嘿,誰說不是呢?不早早的學會討好怎麼可以在夾縫中險中求勝?終於,我逃出了大山,現在可以更加自然的瘋長。
努力了,但發現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這是我們的第二次成長,我確信自己已經經曆。失敗的高考,補習的差強人意,讓自己早早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算是你足夠努力,有些事情的結果早已注定,你無力改變。這樣也好,讓我們更坦然的接受失敗,接受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就像後來的研究生考試,我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努力,當然不排除這個想法是自己的錯覺,但結果卻是十分之差。嗬嗬,接受失敗吧,不要讓自己沉浸在悲傷之中。人,應該行前看,追逐陽光,而不是關注自己的背影。我沒有考上研究生,但我知道這條路自己是非走不可,雖然丟了自己的青夫人,但不算沒有收獲。努力很多的時候看不到結果,讓我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意義,但這不正就是努力的意義嗎?因為處在黑暗之中看不到陽光,所以才會努力的奔跑,努力的讓自己看到光,找到人生的方向。有一段時間自己也曾經迷茫,自暴自棄,覺得努力了的失敗讓自己失去了奮鬥的力量,覺得無力麵對那一張張期望的臉,但我挺了過來,所以現在才會談論的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