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兩郎山(2 / 2)

仆婦們麵麵相覷,不知發生了什麼……隻得悶聲不吭地上路了。

回到劉府,劉小姐匆匆撲進親娘的後堂,摒退左右,嗚咽著將林中所遇訴諸母親,並揚言“一女不事二夫”,今日特與母親“訣別”而來。

劉老夫人聽了閨女的哭訴,臉色鐵青。隻是擔心女兒的安危,不便發作。

她強壓了壓心頭的怒氣,勸慰抽抽搭搭的女兒道:“孩子,什麼‘一女不事二夫’,簡直迂腐!兒想啊,那貂蟬若是也抱著“從一而終”的想法,不肯“虛與委蛇”於董卓和呂布父子的床第之間,那王允又如何成事?再說那讓唐明皇愛得死去活來的楊貴妃吧,本來好好的壽王妃做著,一個不小心被他公公看中了,一道旨意宣入後宮。若那時,她也執意不肯事二夫,早在馬嵬坡之前就懸梁於壽王府。那白居易名揚天下的《長恨歌》又從何而來呢?還有那‘則天女皇’,不也是在丈夫唐太宗駕崩後又做了其兒子李治的皇後嘛!若她也存有你這種迂腐的想法,又何來‘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則天大聖皇帝’呢?”

劉老夫人一連三問,問的女兒啞口無言。

劉夫人掐斷女兒的“輕生”之念,心中暗鬆了一口氣。

等劉大人一回府,她就命人將老爺請回後堂,把女兒遇到的尷尬事情複述了一遍,發狠讓老頭子下海捕文書緝拿案犯。

劉大人覺得夫人勸解女兒的話也不無道理,當即決定此事不宜聲張。

遂派人喚來閨女,問那座山可有名字,閨女搖搖頭說:“那兒隻是個不起眼的土丘,根本不是什麼山,哪來的名字呀!”

劉大人捋了捋頜下的胡須,搖頭晃腦地說:“吾兒曆經此等大事,竟能控製住自己的本心,未輕易自裁,日後必是有大造化之人,那山也該當就此有名,就叫‘兩郎山’吧!”

那劉小姐自小也未被《女戒》、《列女傳》之類的書荼毒過,父母也都來開解過她了,小小的她也就豁然開朗,丟下包袱,把此事揭過不提了。

想通了的劉小姐一拍腦門兒,“呀!我回家幹啥來了?該死的‘兩郎山’,害人不淺,害得俺差點兒把正事也給忘了!”劉小姐想起此番回娘家的目的,又跑到母親跟前訴苦:妯娌們如何如何在背後“嚓咕”她……

劉老夫人聽了閨女的抱怨,思索片刻。悄悄給女兒出謀劃策:“你回去,就從娘——親手給你做的貼身棉襖上拆一個扣子下來,托辭說丟了一個,讓你公爹到集上給你配上個一樣的!去吧——”

……

劉小姐疑惑地回到夫家,按照娘的“教導”,一步步謹慎地做了。

她公公捏著兒媳的襖扣子,趕了“葛家”趕“呼莊”,趕過“呼莊”趕“拒城河”,最後連高密大集也趕過了,還是沒給小兒媳配上這副襖扣子。

老頭子鬱悶極了!

歸家途中遇雨避於城隍廟,廟中遇到一個人:穿戴華貴,談吐不俗。睜眼看看他身上穿的,再豎耳聽聽他嘴裏說的,分明就是一個見過世麵的“大人物”啊!

大雨遲遲不停,二人無聊閑話時,劉小姐的公公就把給兒媳“配扣子”跑了好些日子都無果的事兒抖摟了出來。

那個“大人物”索來扣子一看,臉色陡變。他偷偷告訴劉小姐的公公:“這哪是扣子呀,這怕是來自大內皇宮的稀世之寶,一般人家是不配擁有的。快!趕緊的——藏好了!”

劉小姐的公公嚇壞了!回到家關上大門,將扣子“恭敬”地還給兒媳。又背著劉小姐結沒聲兒的集齊兒孫輩,喝令他們:“不得再對劉小姐不敬,否則,哼哼——家法伺候!”

後來,劉小姐隻對爹娘講過的那件事不知被誰傳了開來,這一傳不要緊,傳到了270年後悠人的長耳朵裏了。悠人一聽,啊哦——原來是這麼個“兩郎山”啊!

其實悠人也不知傳言是真是假,好奇心作祟,嘮出來請大家聽聽,列為看官,別光看不言聲呀,恁也給俺評評,這事兒傳得還有點兒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