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嗣子(1 / 3)

文龍唯一的弟弟,乳名“留”, 還是他沒見過麵的生父所取;大號於繼祖,是嗣父起的。

於繼祖一出“滿月兒”,就被嗣母抱養在身邊了。

嗣父於得名會手藝,闖過青島,是個受人歡迎的布鞋匠。

嗣母陳氏五大三粗,雖不能生養,莊稼地裏卻是一把好手兒,一般的青壯年都遠遠不及。

於得名是個孤兒,四、五歲時父母相繼撒手故去,被本家一位同樣孑然一身的老鰥夫撿了去,帶到青島,養大成人,學會並繼承了他全套兒的做鞋技能。

師徒二人在青島開了個“老百姓布鞋鋪”,生意還不錯。

可惜師傅兼養父漸漸上了年歲兒,渾身不得勁兒了,今天這兒病,明天那兒痛的。師徒二人的不菲收入,也因此被換成了各種各樣味道濃鬱的中藥,在藥罐子不斷的“咕嚕、咕嚕”聲中,化為烏有。

錢花光了,師傅也兩眼一閉,謝世了。

於得名在青島舉目無親,捧著師傅的骨灰,卻無處安葬。思來想去,還是讓師傅“葉落歸根”的好。

他廉價轉讓了鞋鋪子,背上裝滿鞋具的小紅木箱子,懷抱養父的骨灰壇子,在“咣當、咣當”的聲響裏,坐上了“青島——高密”的火車。

回老家殯葬師傅那一年,他已經滿了十八歲。雖然長得瘦小,身體卻很康健。加上他會做布鞋,在村頭兒開了個小鞋鋪兒,憑著那份做鞋的手藝,短短三年間,就創出了一份兒在當時來說頗為可觀的家業。

二十一歲那年,在族親們的熱心幫助下,他不僅翻蓋了老房子,還娶了大她三歲兒的妻子——陳氏。

雙方相看時,他被女方的魁梧身姿嚇了一跳。仰起臉,偷偷比劃了一下,心道:“俺的娘——哎——,這‘個子’!比俺高出多半個頭。”不由心生退意。

精明的媒婆兒察言觀色,把他拉到一邊兒,神采飛揚地誇讚:“大媳婦,門前站,不會幹活也好看!”

他又覺得女方歲數大了點兒,有點猶豫:“就是這歲屬嘛——!有點……”

能言善道的媒人立刻截住他的話兒,笑眯眯地說:“‘女大三,抱金磚’嘛!”

他也就閉上嘴巴,默認了這門突如其來的親事兒。

很快,強勢的陳氏進了他的門兒,成了他的當家人兒。

陳氏雖然不耐看,卻心有計較,能幹活兒。

一過門兒,就把住了經濟大權,開始“大刀闊斧”地經營他倆的新生活。

她先是“雷厲風行”地購買了八畝上等田,也不用於得名插手兒,挽起袖子,自己動手耕種。

由於於陳氏勤勞肯幹,收獲頗為喜人。

之後,她又幾次三番置田購地。五年多的時間,八畝地就迅速變成了三十多畝,家裏農忙時也用起了“短工兒”,成了村子裏數一數二的“上等兒人家”。

得名兩口子小日子兒過得富富裕裕,風生水起。

鄰舍羨慕得不得了,個個兒都在她背後豎大拇指,直誇於得名好福氣,楞是娶回一個“聚寶盆”來。

美中不足的是:她都二十九了,膝下還沒有一男半女。求過神兒也拜過廟兒,萬般無奈之下,也偷偷去醫院看診。穿白大褂兒的大夫說:“你天生宮頸發育畸形,可能有排卵障礙。”建議她手術治療,不過不能保證效果。

兩口子權衡再三,放棄了手術,最終決定抱養一個。

也是天隨人願,她倆剛動了這個念頭兒,嗣子“留”就急慌慌地降臨了人間。

一得著信兒,她馬上放下手裏的活兒,小腳兒“騰、騰、騰”地,快步跑到五弟妹家看孩子。

“留”紅通通的小身子兒裹在一塊破氈子裏,皺巴巴的小手兒在臉側有氣無力地紮煞著,“啊——啊——啊……”就連幹那嚎聲兒,也是細聲細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