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儒道(2 / 2)

當初劍初在這個世界見到道德經尤為震撼,甚至不隻是書,連書的作者都一樣。除了道德經更有前世婦孺皆知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前世的許多史書等。

徐老還給他講過孔子、孟子等諸聖,在講這人的時侯劍初可以感受的到徐老眼神中的尊重。兩個世界共存的人物,劍初感到強烈的不可思議。書架上不隻是前世中的書籍,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經書。

他坐在屋外的石凳上翻看著,徐老所授的修煉之法很是奇異,將文字儒意與真氣相融,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劍初此刻就是這麼做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

一段段悠揚的文字自口中誦出,將意與氣完全融合,磅礴、大氣,如浩浩蕩蕩的洪流一般,跟徐老身上的氣質相似但自然遠遠不及。劍初完全沉浸在這種儒與道的修煉之中,漸漸的浩大的勢似乎要向溫和轉變。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一句句文字如潺潺細流,如音樂一般在林中徘徊,令人心靜、放鬆。

驀然間聲音有所變化,不再是溫文爾雅,而變成了一股強勁有力的氣道。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劍初已拿起一柄木劍起身舞動,儒意使劍氣更顯浩然大氣,如浩日一般。儒劍就要與氣合,與意相合,這才是儒道精髓,此刻劍初便是將儒之意誌融入劍中。

劍勢急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世古人的詩句,劍初也拿了出來賦予儒意,浩然的劍勢轉變成勇往直前、寧死不屈、玉石俱焚之誌,這是必死之勢。

劍勢再轉!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劍氣傾泄而下果真如銀河直落九天,氣勢恢宏,一波接著一波,綿綿不絕。

這就是儒道之劍,至陽、至柔,劍初的劍勢不斷變幻,儒道真意愈發明晰,練劍便是體悟儒法,許久劍勢才一掃而去,叢林歸於平寂。

劍初渾身已經濕透,稍稍整了整淩亂的頭發,他打算今日便離去。徐老曾說過自己儒劍初成之際便可離去,如今自己的劍法也已小成,剩下的便靠自己的悟性,而且自從重生在這個世界中還沒有出去看過,對於這個新的世界劍初心中也是極為好奇,到底跟前世有何不同。

望著四年的住所,確實有些不舍,隻是他不可能一輩子活在這裏,他的路終究是在外麵的世界。

“嗬嗬,居然有些傷感,真像前世那些文人!”劍初自嘲的笑笑,但也終於明白為何前世那些文人離別時總會作一些酸溜溜的詩。再次看了一眼陪伴自己四年的地方,毅然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