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都做老板(2 / 2)

不是自家的東西,就是不懂得愛護和珍惜。

王成附和道:“這裏太大了,我們不僅要收拾,也得看看這麼大的地方,怎麼安置。”

九邦設在大塘工業區外的廠房,容量大約是600多人,但是福緣這裏,最少也能安置過千人,地方一下子擴大了二倍,怎麼用也是一個問題。

趙風看了看身邊的人,然後開口說:“怎麼收拾、怎麼安置,其實我想你們拿主意,因為,這裏你們說了算。”

鄧飛有點不解地說:“風哥,你的意思是?”

“你們跟我,也有二年,這二年辛苦大家了,我們關係這麼好,客套的就不說了”趙風突然語出驚人地說:“我想讓你們都當老板。”

趙風的話一出,在場的人臉色大變。

鄧飛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風哥,是不是我們哪裏做得不好?”

“是啊,風哥,其實在薪金方麵,要是高的話,調整一下我沒意見。”周小軍連忙說道。

老板隻有一個人,趙風說讓大夥做老板,這是什麼意思?要炒人?

好不容易熬過來,這是要卸磨殺驢、過橋抽板?

趙風看到眾人吃驚的神色,知道他們誤會了,馬上解釋說:“你們想到哪去了,我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嗎?”

楊舒小心翼翼地說:“風哥,那你的意思是?”

趙風開口道:“我準備把工作分包出去,讓你們做承包者,例如說,版部就歸楊舒負責,鑲嵌部是楊飛,摩打部是王成負責,執模部由周小軍負責。”

說完,趙風開始解釋,公司產生訂單後,就分發給在場的人,把工價也分給他們,到時他們負峽交上合格的產品就行,和外派單有些相似,不同的是,九邦外派的對象隻有一個,而負責人也沒有推卸的責任。

鄧飛他們也可以接外麵的外派單,前提是做完的九邦的生產任務。

當然,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鑲嵌部最簡單,給多少貨,就結算多少錢,而執模、摩打這些,有損耗和供應方麵的關係,趙風覺得給他們分股份比較合適。

而投入巨大的起版部,現在不僅做九邦的貨,還接了很多外麵的訂單,每個月都上交大量的利潤,趙風傾向於合作分紅的模式。

至於微鑲部、QC部、配石部這些要害部門,趙風決定還是留在自己手裏。

一句話,就是調動手下的積極性、與他們分享公司成長的紅利,雖說賺少一點,但是有利地公司的長治久安。

做出這個決定,趙風是經過深思熟慮。

九邦成立初期,沒什麼貨源,也招不了幾個人,鄧飛、楊舒、王成他們,又是領導又是工人,身先士卒地工作,就是通宵達旦地加班,也無怨無悔,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都想爭一口氣,為九邦作貢獻。

但是,這種不計酬勞的付出,肯定不能長久。

沒有人會一直保持那種工作熱情和奉獻精神,特別是九邦發展了,趙風賺得盤滿缽滿,而手下還是拿那麼一丁點工資,收入的懸殊,到時心裏感到不平衡,就有可能產生事端。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同的環境,就要有不同的對策,簡單來說,就是結束前麵“大鍋飯”的狀態,準備“承包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