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李秋水身旁的武者同樣是蘭卡帝國人,名曰諾比,對於傳聞中的萬劍弟子,今日他也是第一次見。

沒成想這第一次見到就是這樣的一個境況,他早就坐在這裏了,李秋水比他來的晚了些。

李秋水在他身邊坐下時,兩人還簡單的互相打了招呼,沒有特別的意思,僅僅隻是確定了彼此都是蘭卡帝國人。

年僅二十六歲就已經擁有了地階下品的修為,平日裏走到哪裏諾比都是最耀眼的存在。

他也因此而自信滿滿。

隻是今時今地,在近三百擁有與自己相同修為的強者中,他早已收起了往日的所有驕傲。

平時被人當天才對待,可在這些人麵前,天才並不值錢,因為大家都是天才。

他早就來到楠奕城了,相比那些後來者他對於如今楠奕城內四國武者的實力對比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

初到楠奕城時,他也曾意氣風發,他對自己有著足夠的信心,他要打敗無數強者闖出偌大的名聲,讓自己不僅在蘭卡帝國人盡皆知,在三國也要讓人能夠經常聽到自己的天才之名。

隨著看到的越多,聽到的越多,他漸漸不這樣認為了。

這個世界非常廣闊,廣闊到足以容有無數人類,以前他的自信主要來源於他狹隘的眼界,經曆過的事太少,見到的人太少,他如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看到的並不是最真實的天空。

現在他走出了井,看到的是一個更為遼闊的世界,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楠奕城,強者眾多,比自己強的比比皆是。

好在,如果隻同輩論處,在年輕一代中,他認為自己應該能處於上遊水平。

熄了那想要憑借四國試武名揚天下的心思,四國年輕一代武者中強者如林,他看不到自己能夠出線的希望。

既如此,不若靜心下來將這一次的四國試武之行當做是一次修行,多多的認識那些絕世天才,多多的了解他們的出彩之處,觀其行,悟己身。

換了心態,沒了攀比之心,再觀察楠奕城中眾強者,用更加公平公正的目光去審視,他獲益良多。

這許多武者的到來,自然而然也帶來了數不清的功法、武技、秘技以及參差交錯的關係。

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需要,如此眾多武者聚集在一起,每一天都會有許多比試出現。

縱然楠奕城一而再再而三的聲明不允許武者私下毆鬥,可是許多年來武者武鬥成風,僅僅靠一紙政令就想徹底扭轉這種風氣,那是不可能的。

楠奕城要維護治安穩定的決心是堅決的,他們出動了大批城防軍和城主府強者日夜不停的在整個楠奕城巡視。

然而,武者們想要發揚自己長處的決心也同樣堅決,法不責眾,麵對數量龐大的武者群體,其實楠奕城也沒有行之有效能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隻能退而求其次,抓大放小,可能會或者已經引發了嚴重後果的,自然是要大力打擊的,對於那些懂得克製的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如此做,城防軍也是無奈,如果要徹底禁絕武者私鬥,那等於是要和天下人作對,在天下人麵前,如今看似強大的楠奕城將渺小的如塵埃一般。

上麵打擊武者私鬥主要目的是為了治安穩定,抓大放小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還能讓自己輕鬆些,何樂而不為?

隻要上麵不要太較真,隻要那些武者不要太過分,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各自都對自己的行為劃定準線,不輕易越過,便能相安無事。

相安無事何嚐不也是一種變相的治安穩定?

如此,也不算是失職。

於是,武者私鬥在一種克製的狀態下一直在不停的發生著,直到楠奕城武鬥台這樣公開並由官方認可的可以公平公正肆意進行比試的地方出現,對於諾比這樣喜歡觀看別人比試的人來說,是福音。

以前追看武者比試,總是不能及時趕到,又或者根本找不到地方,現在好了,隻要守在一個地方,每天都能看到。

而且上武鬥台公開比試的武者通常含金量更高,更有看頭,能從中學到的東西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