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上雕琢雲紋,一看就知是仙門專有的牌坊門楣。
此地既立下了牌坊,便算是一處仙門道場,又因有道君鎮守此地,不論如何,於情於理,都不能直接往山頂宴會之處飛去,而是要落到山腳下,或是步行上山,或是貼山飛行,如此才顯出對此地主人的尊重,也符合仙門禮儀規矩。
正如當年趙清雪前往宣明山,隨即又有聶隱娘等純陽仙人,以及紫霄宮道君陸慎,相繼來到宣明道場,他們都是從山下往上,通過山門,再進入宣明道場之內,無一人自高空直接飛至宣明道場內部。
“不愧是道君的道場,果然好一派仙家手段!”
橫江讚歎一聲,領著眾人,在九嶽大陣外,落了下來,沿著鋪成在山間的青石道路,拾級而上。隻是仙門中人登山,卻不同於凡俗世人一步一個腳印,而是憑虛禦風,一步數十米,風馳電掣。
登山速度雖快,橫江依舊看出來了,這山中的參天大樹,並非像表麵上看起來那樣,是一顆顆至少也有著上百年樹齡的百年古木,而是仙門高手以五行木係法術,催生而出的大樹。也正因如此,山間才隱隱約約,充斥著乙木靈氣,讓人聞了之後心曠神怡,肺腑之間清清涼涼,格外舒服。
越過牌坊,步入山門,來到山頂,就是宴會所在之處。
厚厚的雲霧,鋪在距離山頂百餘米的空中,如同地毯一樣。
一張張桌子,一朵朵仙門旌旗,雲幡,放置在雲霧地毯之上。
幾個王玄應門下的後輩弟子,站在山頂之處,迎接賓客。
橫江順著迎賓弟子的手勢指向,登上雲毯,就知道自己來得不算早。隻因那雲毯上,數以十萬計的桌子席位,已有五六成桌位,坐滿了仙門弟子,他們正在舉杯暢飲,高聲交談,好不熱鬧。
放眼望去,盡是人影顫動。
隻是,赴宴的仙門弟子,雖舉止行為,和常人相差無幾,可相貌特征,卻各有不同,有狗頭,有豬頭,有貓頭,有鳥頭,無奇不有,不一而足。
橫江早已見怪不怪。
他就連對於雲攤上密密麻麻數不勝數的仙門弟子數量,也習以為常。
畢竟當初隨同荒氏兄弟,一同前往無垠山伐魔的時候,一同在青風大幕上的仙門弟子,就有十萬左右。十萬人,盡是荒氏兄弟那一路人馬而已,再加上其他各路仙門弟子,總體數量多達百萬,亦在情理之中。
世人解說,仙緣難求。
宣明道場諸多弟子,再加上諸多書吏,一共也不到五百人。
即便東觀道場蝠池道場等收徒不夠苛刻的仙門道場,弟子也不過千餘人,加上書吏雜役也不超過兩千人。
如今王玄應道君在九嶽大陣大擺宴席,就能招來百萬仙門弟子!
須得多少個仙門道場,多少個教派宗門,才養得出如許數量的後輩弟子?
由此可見,仙道世間,何其廣袤!
獨孤信未曾登上荒氏兄弟那一座聚集了十萬仙門弟子的青風大幕,她是第一次見到這等仙門弟子數不勝數,人潮翻湧的景象,心中卻並不驚詫,隻感慨道:“橫兄曾說,深淵諸魔誕生於那些誕魔之地,生得極其容易,故而深淵地獄的諸魔數量,多得令人歎為觀止。我仙道世間雖也有眾多仙門弟子,可比起深淵諸魔的數量,還是差的太遠了。”
橫江搖頭道:“兵貴精而不貴多。深淵諸魔數量雖多,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魔物,實力低微,派不上什麼用場。不過,眼下這些仙門弟子,真正和深淵諸魔生死相鬥之時,也未必比尋常魔物好到哪兒去。魔物實力雖低,卻悍不畏死,拚殺之時似飛蛾撲火,前赴後繼。而我仙道世間的仙門弟子,卻有不少,貪生怕死,甚至不戰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