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追悔莫及(1 / 2)

慎固今夜見橫江大發神威,便越發的看重橫江,本想再和橫江坐而論道。不料,廖長空性格如此鋒芒畢露,局麵已是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地步。慎固也隻得領著趙清雪與洪馨菡,告辭而去,回了客院。

洪馨菡念念不舍,本想留下來和橫江互訴衷腸,可橫江卻與門中師兄弟有話要說,洪馨菡便強裝出滿臉笑意,黯然離去。

長夜漫漫,四野昏黑。

宣明山高達數千米,山頂終年積雪,自是偉岸雄山,高不可攀。

從宣明山頂升起的這一道劍光,所處的地勢本就,加之劍光極其修長,故而這一劍放出,使得夜幕顯出熒光,劍光所至之處,方圓千裏,眾生皆驚!

這段時日,中土帝國四方道場之人,應邀來到宣明山觀戰。今日鬥法完畢,橫江下了逐客令,眾人雖走了大半日,可離去之人卻非個個都是神魂高手,其中也有不少尋常仙門修士,因回歸師門的路途極其遙遠,便幹脆和其他道場之人結伴而行,隊伍浩浩蕩蕩。人一多,趕路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即便有神魂境的前輩引路,半日時間,也未飛出千裏之外。

仙門中人淩空飛行,離地極高。

空中沒有山川阻擋,放眼望去,極目千裏。

當宣明山頂第三道劍光升天而起,眾人隻覺夜空陡然變亮了幾分,便回過頭,朝光源方向看去,隻見那劍光暴起之地,正是宣明山主峰!

“此劍,驚煞人也!這等劍勢,斷然不是純陽仙人,能施展出的手段!宣明山眾人,最強也隻有神魂境,絕無可能施展出這樣的劍勢。趙清雪雖算劍修,可他若有這般劍道威勢,又怎會拜於橫江之手?隻怕這一劍,多半是又那紫霄宮道君慎固,親力親為,施展而出,這一劍若是落在宣明山上,必能將東方索苦心開創的宣明道場,一劍斬滅。”

“非也,非也。諸君有所不知,紫霄宮中有四大道君,慎固位列第三,最擅長丹器一途。至於三人,那位列第一的軒丞真人最擅長雷法,王致瑾則最擅長陣法,唯有四人最末的蕭溫良是一個劍仙。以慎固的修為,雖能施展出這樣的劍勢,可以慎固對於劍道一途的造詣而言,此劍絕無可能是從此人手中發出。”

“莫非……莫非是那橫江?”

言及此處,眾人齊齊閉口,沉默不言,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良久之後,才有人說道:“此劍出自於宣明山頂峰,必當劍出有因,絕不可能有人平白無故耗費法力,施展出這等威力浩瀚劍勢。若今夜之後,宣明山一如往昔安安穩穩,那麼此劍必定是宣明道場之人所施展。若今夜之後,宣明道場化為灰燼,此事也與你我無關。有那紫霄宮道君慎固存在,哪裏用得著我們去操心?”

有人道:“宣明山中,隻有那個以勢不可擋的姿態,一劍擊敗趙清雪的橫江,有可能施展出這般劍訣!若今夜之後,宣明山安然無恙,豈不是意味著橫江的實力,已經強到了可以與道君抗衡的地步?”

又有人道:“不管今夜這一劍,是不是由橫江施展而成。隻要今夜過後,宣明道場沒有化為廢墟,就意味著此劍必定與宣明道場有關。你我師門,都在這中土帝國,同屬三十六大道場之一,與宣明道場可算是鄰裏。若明日宣明道場安然無恙,你我各自回去之後,隻需備足了厚禮,再來登門拜訪宣明宣明山,把宣明道場尊為中土帝國第一道場,奉他為盟主,處處敬他三分就是。畢竟這宣明道場,也是仙門正宗,我等與宣明道場沒有血海深仇,又何懼宣明道場威勢滔天?”

這一席話語,倒是說到了眾人心坎裏去了,聽得眾人連連點頭。

那中土帝國中央第一道場玉鼎道場的高手,卻連連搖頭,感歎道:“聽聞那橫江七歲離家,在中土帝國四處流浪,隻為尋求一絲拜入仙門的仙緣。十幾年來,他過著朝不保夕,窮困潦倒的日子,直到十餘年前,才遇到了宣明道場的獨孤信,通過考舉,成了宣明弟子。我師門玉鼎道場,為了尋覓良才,上千年來一直派人四處尋找傑出的後輩少年,卻沒有慧眼識珠的能耐,不曾把那橫江給收入門牆。莫非真是天意難測,冥冥中自有注定,才讓我玉鼎道場,錯失橫江這等英才?”

眾人聞言,亦是喟歎萬分。

忽而有一人一臉悲切,捶胸頓足,淒然道:“十餘年前,我一個師弟遊曆四方,曾在一個叫做墟城的地方,做了兩年算命先生。那地方有一個龍頭老大,管著城西好幾條街,也叫橫江,一直想著要求仙問道。我師弟見那人雖然心性極佳,卻資質平庸,就斷了收他入門的心思。等過得幾年,我師弟回心轉意,再去墟城,卻聽墟城的人說,那橫江已是得了仙緣,遠走他方。此番我來到宣明道場,才知宣明山這個橫江,就是當年墟城裏頭,那個一心求仙問道的龍頭老大……唉,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