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懸空山,圓錐形狀,下窄上寬,下尖上平,猶如一座倒扣的金字塔,正在輕輕的轉動著。
懸空山最下端,與徐夜月立身的懸崖齊平,猶如塔尖,隻有三五米寬度。越是往上,山體越是寬大,樹木鬱鬱蔥蔥,頂端山坡,方圓十餘裏,雲山霧罩,猶如空中仙境。
數不清的藤蔓,從山上延伸而下,猶如攀爬在山中的無數虯龍,綁住了山中土壤石頭。藤蔓纏繞成密密麻麻的藤網,重重疊疊,疏而不漏……
好一處奇景!
果真是神仙府邸,修行妙境!
“這座懸空山,就是鬥魔洞府所在之處?就是九崇山高手,徐無忌的修行之地?”
橫江遠遠看著,不露行藏,靜觀其變。
徐夜月將懸空山引出來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她從衣袖當中,掏出一根修長的細竹竿。
橫江想道:“這竹竿末端,纏著絲線,必定是一根魚竿。不過懸空山上鬱鬱蔥蔥,樹木茂盛,雖隆冬時節依舊花開如春,卻見不到河流湖泊,她拿出魚竿又有何用?”
不遠處暗藏著的各方仙門修士,也在暗地裏猜測著徐夜月手中魚竿的用處,卻百思不得其解。
徐夜月伸手入袖子,掏出一隻手指大小的撥浪鼓,拴在了魚線末端。
緊接著,又是一道法訣,從徐夜月手中施展出來。
嗖!
魚竿上纏繞的魚線,仿佛一瞬間活了過來,在空中如蛇亂舞。
撥浪鼓咚咚作響,不停的搖晃著,帶著魚線緩緩飛向懸空山,可在靠近懸空山之時,卻被懸空山的陣法擋住。
徐夜月似是早有預料,拿出一張符紙,貼在魚竿上。
隨著一陣火光燃出,符紙燒成了灰燼,至於徐夜月手中的魚竿,則發出了一層微光。光芒隨著魚線延伸,當撥浪鼓完全被微光罩住之時,小鼓顫了一顫,升入了陣法之內,漂浮在一片藤蔓上麵。
咚咚……
咚咚……
輕微的鼓聲,自遠處傳來。
若非橫江有修為在身,隻怕聽不到這鼓聲。
冬日嚴寒,山高風大,呼呼作響,風聲猶如鬼哭狼嚎。
飛雪絮絮而來,夜間光線暗淡,便顯不出霜雪白色,唯見天地盡灰。魚竿發出的微光,照亮了徐夜月身上紫衣,也照出了她臨崖垂釣的獨特氣度。
此夜風雪翻湧,空中懸空山徐徐轉動,暗地裏窺視的仙門修士心中波譎雲詭,唯有徐夜月身軀紋絲不動,持著魚竿,身軀紋絲不動,像是老僧入定,又像是看透平生的白發釣叟。
千丈魚線一丈竿,一人獨釣雪千山!
天寒地凍,若是凡俗世人,在此地被狂風吹刮,即便是力能扛鼎的壯士,也會被凍成一具僵硬的屍體。甚至連那些暗地裏藏著的仙門修士,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卻又不敢輕舉妄動。
懸空山徐徐轉動,一圈又一圈。
直到轉到了第七圈,徐夜月終於是有了動作,她遠隔千丈,操控著那一隻在山中藤蔓近處飄來飄去的撥浪鼓,讓那鼓聲越發的急促起來。
突然,一陣童謠,自山中山中傳來。
“青山轉,轉青山。耽誤盡,少年人。北風起,霜雪泛。難長生,長生難……”
歌聲飄飄忽忽,卻聲音稚嫩,奶聲奶氣。
橫江凝聚目力,以眾妙之相眼罩之力,隔空遠望,隻見到一雙皮膚細嫩,肉呼呼的小手,當先從藤蔓當中伸了出來。那小手抓著一根山藤,用力攀爬,不一會兒就爬出來一個看上去三四歲,穿著紅肚兜,紮著羊角辮,胖乎乎的小娃娃,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目光純潔無暇,直勾勾盯著拴在魚線上的那隻撥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