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術,世間流傳已廣。
就連凡俗世間,也有諸多江湖術士,擅養蠱蟲。
其法以五月五日之時,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虱則曰虱蠱,行以殺人。使人食之入腹,蠱食其人五髒。
以外形而言,蠱有怪物若鬼,其妖形變化,雜類殊種,或為昆蟲之類,或為狗、蟲、蛇。主要種類有魚蠱、雞蠱、鵝蠱、羊蠱、牛蠱、犬蠱、蜈蚣蠱、蜘蛛蠱、蜥蜴蠱、蜣蜋蠱、科鬥蠱、馬蝗蠱、草蠱、小兒蠱等等,各不相同。
以功效而言,有黑蠱,白蠱之分。其中黑蠱主殺,白蠱可救人。
蠱術流傳已久,世間對於江湖術士的蠱毒,早就有了應對的辦法。如若有人中蠱,不拘年代遠近,先煮雞子一枚,將銀釵一隻,將右熟雞子內口含之,待一飯之久取出,釵與雞子俱黑色,是中毒也。
甚至連治療凡間蠱毒的藥方,也是早已流傳天下五棓子三兩,木香,丁香各一十文,甘草三寸,糯米二十粒,輕分三分,硫黃末一錢重,麝香一十文……
像這樣的凡間蠱術,對於橫江而言,全無用處。
他已是仙門修士,怎會懼怕此等蠱術?
可仙門之人的蠱法,又有不同。
仙門道場裏,就有蠱術一類的秘籍,橫江也曾讀過,其中最為精妙的兩種蠱術,分別是飛風蠱、金光蠱。這兩種蠱術煉製出的蠱蟲,已經沒有了外在的形狀,飛風蠱無形無相,是一縷飛行的陰風。金光蠱則是已經把蠱蟲煉製成一束金光,瞬發即至。
宣明道場當中,隻有這二種精妙的仙門蠱術法訣。對於其他蠱術,雖沒有明確修煉法訣,卻因為東方索開創宣明道場五千餘年,立派依舊,收集了不少有關仙門蠱術的資料。故而,宣明道場對於中土帝國其他道場裏,名傳四方的蠱術,頗有記載。
撲騰!
撲騰!
隨著橫江指尖捏動一道法訣,蝴蝶扇動翅膀,飛回了橫江衣袖之內。
這蝴蝶也是一隻蠱蟲,名作彩蝶蠱,屬於黑白蠱術當中的白蠱,雖無治病救人的能耐,可用來預警敵方蠱術,卻極有神效。
微微熱意,自時鳳凰羽衣上出現,將橫江罩住。
此時,橫江已有準備,一旦事情有變,就會以鳳凰羽衣,放出熊熊烈焰。
對於防不勝防的蠱術而言,火焰雷霆一類剛猛的法術,正是蠱術的克星。蠱蟲哪怕再如何無形無相,再如何精妙不凡,與人爭鬥之時,大多都是三種法門。其一是飛近了襲擊,其二是暗地裏放毒,其三則是遠遠的釋放法術。對於前兩種,若是尋常蠱蟲,橫江隻需鳳凰羽衣燃出的一身烈焰,足以抵擋。如若蠱蟲飛近,必會被火焰燒身。如若暗地裏放毒,則毒素也會被火焰燒化。可若是遇到了精修蠱術的純陽高手,以仙人手法,施展蠱術,隻怕鳳凰羽衣的火焰,燒不死仙人蠱蟲,也燒不化仙人放出的毒素。
不過,如若對方是純陽修士,又怎會出現在此地?
中土帝國,三十六大仙門道場,宣明道場和神霄道場雖然一門兩純陽,可其他仙門道場,最多也就一個純陽修士,甚至有些道場連純陽修士都沒有。中土帝國疆域遼闊,浩大數萬裏方圓,各方純陽修士加起來,也隻有二三十個。似這等人物,都是各派裏的中流砥柱,怎會輕易出現在藤東郡的朱砂礦?
而第三種以蠱蟲施法,對於橫江而言,防範起來也不算難。他本是仙門修士,對方若以道術仙法與他爭鬥,他也隻需施展道術仙法,一較高下就是。
至於誰勝誰負,那就各憑手段,各顯神通。
窸窸窣窣的蚊蟲奔走之聲,夾雜在風聲當中,由遠及近,自四麵八方而來。
橫江環視四方,卻見周遭雪地裏,毫無一絲蚊蟲痕跡。
“這釋蠱之人,已將蠱術修煉至無形無相的層次,此人應該已是仙門修士。不過他雖將蠱蟲隱身,化去了行跡,卻不能讓蠱蟲任一飛行。這蠱蟲一路襲來的腳步聲,是這蠱術最大的敗筆。”
橫江皺了皺眉,鼻間又聞到了淡淡的腥味。
此乃蠱蟲的氣息。
蠱蟲大多以動物骨血,以百毒之物為食,身上自然有腥味。唯有蠱術高深之人,將蠱蟲煉得圓通如意,洗毛伐髓,蠱蟲才會褪去身上腥味。
前方幾個書吏,與其他眾人,聞到了腥味之後,紛紛後退。
就在此刻,諸多隱身的蠱蟲,紛紛離地飛起,如同離弦之箭,朝橫江迸射而來,周遭傳來一陣陣嗖嗖嗖的破空之聲。又有蠱蟲叫聲夾雜其中,尖銳刺鳴,令人聽之作嘔。
來得好!
橫江眼神一寒,周身烈焰,攀升而起。眨眼之間,他已成了一個火人,那些衝向他的蠱蟲,被鳳凰羽衣的火焰一燒,便顯出了原形,乃是一隻隻長著上百隻腳的毒蜈蚣,在火焰裏扭曲著醜陋的身軀,眨眼之間就被燒死,發出陣陣青煙,化作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