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定風波(二)(1 / 2)

在大周的道德體係裏,君和父,處於同一層級。所謂訪忠臣必出孝子之家,忠和孝,從來都是綁定一起的。基於人情道理,大多數人也對孝看得比忠更嚴重。雖然太子這次算是篡位,但是對於參戰士兵來說,心理上並沒有什麼負罪感。

這不是弱肉強食那套理論得作用,而是單純的世道人心。太子本來就該登基,現在無非是早幾年上位。充其量就是父子之間的矛盾,眼下有問題,將來自然就能修好。不管是參與叛亂的士兵還是將領,都沒想過太子會弑父,按照傳統最多就是讓皇帝交權幽禁。等看到火起的刹那,所有的士兵都感到不可思議,隨後隊伍開始發生騷動。

大義不是個互相攻擊的借口,而是束縛人行動的道德準繩。京師禁軍並不貧困,刺激他們作戰的決定因素並不是錢財,而是認為自己的行為“正義”。這就是神策軍和安定邦部下的不同,那些生於險山惡水,或者本就是外族的士兵,對於傳統道德並不重視,也不會被約束。所以他們單純是為了女子、財帛、權力而戰鬥,給了這些便有士氣。京師的禁軍,則還是要有個名分作為依托。

火光的方向就是皇宮,安樂的太子弑父說,很容易得到認可。太子謀反是一回事,弑父是另一回事。前者不過是家庭內部的糾紛,後者卻涉及到了人倫問題。天子固然兵強馬壯為之,但是違反了起碼人倫的皇帝,到底還能控製多少兵馬,就是個重要問題了。

大周發展到現在,禮教和道德束縛,已經在軍中形成強大力量,尤其京師禁軍。他們不承擔戰鬥任務,有更多的時間接受文教宣講,禮教對他們的約束就更嚴重。追隨個弑父者,必將背負一生的汙點,而且一個人連父親都可以殺,便沒有什麼事做不出來,這樣的君主是否值得效忠,就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東方白知道太子骨子裏有離經叛道以及膽大妄為的東西,否則也不會把自己這等人招攬到麾下。但是不曾想到,他的步子已經大到這種地步,居然在皇宮裏縱火。這種行為已經出離了這個時代道德體係的下限,人心動搖不可避免。作為謀主他現在隻能先想著穩定局勢,將來再想辦法為太子開脫。

部隊的陣型變得渙散,士兵議論紛紛,進攻的意誌明顯不如方才堅定。相反安樂一方士氣陡然提高了一大塊,士兵除了向太子一方發射弩箭,還不停地斥罵著太子狼子野心,弑殺天倫,這些士兵都是附逆的奸賊等等。

真正不受影響的,也就是那三百私兵。他們的生命和太子綁定一起,不管太子是什麼人,他們都會追隨他。隻是靠三百人的力量,不可能攻陷安樂府邸,隻能專攻為守,開始搜集材料構築街壘,轉入防守態勢。東方白向身邊兩將命令著:

“以圓陣自保,不可輕舉妄動,更不可隨意接戰。禁軍居於兩翼,負責策應。由太子殿下的虎神兵擔任正攻!”

劉破軍並沒動地方,而是看著東方白問道:“先生,這火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