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公主的臉色變化之快,堪比當下最為出色的俳優。方才含霜帶怒的粉麵,此時已是滿麵笑容。她不但繼承了神龍皇帝的霸道,也繼承了神龍皇帝的美貌,笑起來的樣子很迷人。安樂自己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她大多數時候不會在臣子部下麵前露出這一麵,隻有對真正的心腹,才會笑得如此放肆。
“柳師爺不愧是柳鐵骨的公子,膽量就是大。這種話都敢說出來,也不怕掉腦袋。”
“我鎮北姑爺的腦袋,可不是那麼好砍的!”鳳揚琴接過話。她的手在柳長安肩膀上輕輕一拍:“放心,有我在不會讓人隨便砍了你的頭。剛才你的話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細想起來,也不是沒有道理。陛下冊封太子之時,朝廷裏可是一片喝彩。如今太子成了這個樣子,是說陛下錯了,還是說文武錯了?若是都沒錯,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
鳳揚琴這話雖然是護短,但是也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誰來承擔責任。安定邦雖然是在平遙被迅速斬殺,但是不代表這件事就停在他這個層麵。柳長安在做出殺死安定邦的決定時,就已經不再受皇帝控製。自然也不會去理會那個適可而止的聖意。
雖然他在晉州時間不長,但是掌握的情報足以把太子牽連到這起謀逆大案之中。甚至不需要他的證據,安樂公主這邊掌握的依據也足夠了。
安定把那個這些年倒行逆施,彈劾他的言官不知多少。固然大部分攻擊被皇帝擋了下來,但是也有一部分是被太子接下的。尤其是涉及到晉州最關鍵的那一部分,養兵、鑄造兵器以及對待朝廷命官的態度。這些都是足以致命的嚴重問題,如果鬧到皇帝那裏,安定邦即便可以保住官職,也會受很大約束。正是太子的回護,才把這部分致命的攻勢扛下,到皇帝那邊的就隻是小問題。
如今安定邦既然已經翻船,太子對他的幫助,就是現成的證據。不需要刻意去羅織什麼,就憑眼前這些,就足以給太子定上勾結外藩意圖謀反的罪過。
自前朝以來,宮廷中太子謀反的事就發生了多次。是以這個指控不算聳人聽聞,再說這也是一個極為合理的分析,連栽贓都算不上。這樣一個太子在位置上,到底是誰來承擔罪責,就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天子必然無辜,這是大家都要遵循的前提。如果把鍋甩給百官,也要考慮文臣的反應。更要考慮到一些人為了避免背鍋,被迫繼續支持太子的可能性。安樂公主既然不想通過流血和死亡獲取自己的基業,就更要避免這一切的發生。是以柳長安這個奪舍說,倒算是能平衡各方的關係。
安樂公主皺著眉頭,“這個說辭固然是好,可是要想證明,卻不是空口白話。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足夠有分量的人,指證太子心性大變,不似以往。奪舍之說太過荒謬,隻能用來說服父皇。對外的說法,還是太子神智迷亂,不能理政。大周九州之地,不能讓一個瘋子來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