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險境(1 / 2)

大周立國之初,武重於文,乃至到了現在,武將的話語權依舊很重。但是隨著國家太平江山穩固,文臣的事權自然而然就變得重要。像是聖旨這一部分,合規的聖旨應該是通過中書省,由首相等人附屬,或廷寄或明發,才是真正意義上,完整有效的旨意。以不可告人的方式傳達的密旨,確實存在著某種程序上的瑕疵,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法證偽。

誰也沒法確定,這道聖旨到底是出自帝王之手,還是出自某個秉筆太監。畢竟皇帝的印璽和筆,都掌握在宦官手中。沒有外朝的確認手續,太監完全可能自己書寫一道聖旨,以皇帝的名義下發,即便是皇帝本人,都很難辯誣。

是以為了保證皇帝不成為一部分人控製的工具,大周的文臣在獲得了權力之後,就格外在意聖旨的手續合規。一切不合規的聖旨,都會被他們抵製。馮素貞此時的言論不算是大逆不道,而是標準的文臣操作。

袁不破並沒理會馮素貞,而是從一開始,就把目標鎖定李白衣。身形電轉之間,人如同閃電一般向李白衣撲去。

大周的武林中,宗師之間很少發生正麵衝突。畢竟武道修行艱難,到了宗師這個境界,不知要花費多少努力,付出多少代價,又要有多少機緣才能成功。所以到了這個地步的高手,也就都格外珍惜自己的性命和名聲。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隨便跟同級別的人物發生實戰。再者能修行到宗師地步,自身的境界都已經達到了巔峰,大家也不需要非得動手,隻要口頭過招,或是演示動作,便大概能分出高下。

袁不破的修為還不算宗師,可是他的戰鬥力卻已經不輸給真正的宗師。畢竟宗師不是都重於實戰,大家的境界領悟不同,實戰能力高低有差。而袁不破則是單純的戰陣積累,單純以殺人為判斷標準,他確實擁有了和宗師一較短長的資格。

當然,李白衣同樣不是庸手。她的修為得自於白衣教傳承典籍,因緣際會,修成千人千麵。這種功法對於修行者而言,屬於九死一生,搞不好自己就要先死掉。在走火入魔期間,她殺人無數,也經曆了大量戰陣,一身武功從實戰和格殺的角度看,絲毫不遜色於百戰沙場的名將老兵。是以對上袁不破這種戰陣打法並不怯陣,以攻對攻,竟是絲毫不落下風。

公孫鴻的武藝原本和李白衣不相上下,可是自從李白衣突破到宗師地步後,她就遠遠不及,此時根本上不去手。隻能在旁提醒道:“白衣小心!他是想借這種打法,讓你真氣走岔,再次入魔。”

李白衣一陣大笑,雙臂以極快的速度揮動,竟如觀音千手法相現行。袁不破則是以最為普通的長拳硬接硬架,一路大周軍人幾乎人人會使的長拳,在袁不破手中爆發出的威能,絲毫不遜色於成名高手的頂尖武技。

“哈哈,想讓我走火?怕是難了。雖然柳長安不在,可他臨走時的貢獻,讓我根本不用擔心走火的問題。我倒要看看,袁不破能堅持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