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衣軍之亂發生時,安定邦差點就要造反,但是考慮到各方麵的因素,以及白衣軍對地方的破壞,才暫時停頓了下來。如今舊話重提,態度上又恢複了曾經的堅決。史敬思原本頹喪的精神,因安定邦的言語為之一振,但隨後又充滿顧慮地說道:“大帥,此事不可莽撞,還是要三思而行。卑職無能,飛鳳軍如今站穩腳跟,又有天雄軍支持,其勢非同小可。我們此時起兵,勝算幾何?”
“敬思,你的思量太多了。有些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考慮著勝算,便不敢動手。當以為準備周全的時候,其實就徹底沒了機會。從勝算上看,我們一州敵一國,勝算永遠都是渺茫。眼前五千飛鳳軍加上天雄軍,我們就不敢動手。將來我們餓對手是整個天下的時候,又該怎麼辦?鎮北城有十萬大兵,朝廷還有神策軍、常勝軍,還有那些胡羌番騎。他們好對付麼?以錢財、物資、人口……乃至於將才,我們都比不過這個天下。這是從我們決定舉事那天,就心知肚明之事。可是誰也沒怕過,說到底,我們就是一群膽大妄為之徒,妄圖用自己的性命,去搏個帝王之位回來。如今帝王雖然做不成,但是也可以做個名標青史的勳臣,也不錯不是麼?”
史敬思聽著安定邦的話,腦海中浮現出自己與安定邦結交,乃至效忠的情形。當日兩人發誓起兵,亦知此路艱難。正如安定邦所說,就是有著賭上一切,謀個青史留名的心思,才敢走上這條道路。
作為負案在身的逃犯,終生科舉無望,何況他的長處在於謀略,而不在於學問。走正途注定默默無聞,本以為此生將終老於山川與草木同朽。不想安定邦的出現,卻給了他另一條出路,一條可以走上,固然明知道自己當不上皇帝,但是隻要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便心滿意足。至於這個名字是以何等麵目出現,對他而言,並不重要。
本就無所求,也就談不到失望。安定邦雖然名言為王前驅,史敬思心裏也無失落之感。反倒是察覺出安定邦言語裏所藏的意義,神色一喜。“怎麼?太子那邊……”
“正是!太子已經有決斷了。”安定邦點頭道:“之前他還是想著等聖人歸天,自己順利登基。可是現在看,就隻能走另一條路了。安樂公主那些人,勾結了文官,惡意構陷太子。跟他們動心機,是肯定要吃虧的。單一個盧白駒,就不好對付。何況還有那麼多他的弟子門人。太子又不肯和五姓七望的人緩和,兩方矛盾已深。在朝堂上,肯定是他們的聲音大。不過那些酸丁的聲音再大,也大不過我們的號角與戰鼓。隻要我們這裏一動,太子就可以找到機會,把天下翻過來!到時候誰還敢說我們是反賊?”
“若是如此……那這次我們確實有機會。”
“不光如此,太子還給了我們另一個幫助。先折斷飛鳳軍一條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