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鏖兵(三)(1 / 2)

邱虎臣作為沙場老將並不缺乏謀略,也不是有勇無謀之徒。事實上,能被史敬思委以重任,將兩千曳落訶交給他指揮,足以證明邱虎臣的才幹,在整個晉州軍官體係內,都是上上之選。在戰場一步步走下來,見過的事情多,經曆的陷阱也多,對於所謂的奇謀或是詭計不知見識過多少,眼界遠比普通人開闊,很多時候處事比普通人謹慎,該下決斷的時候也不會猶豫。

他看的出來,對手敗得有些蹊蹺,其退卻的樣子更像是一次換防時的交接失誤而不是敗陣。如果是在其他戰場上,他可能會猶豫,整頓部隊以正攻法前進,避免被人暗算,可是在平遙,他不需要這麼謹慎。

平遙附近沒有適合大規模設伏的地形,即便是陰謀,也必然直接作用於戰場之上而不是戰場之外。可是戰場上的伏兵,又哪是那麼容易布置的?詐敗誘敵,揮師反擊。這個計策說起來非常容易,在沙場上實施,就是另一回事。作為最基層的士兵,並不知道長官的意圖,也沒有判斷自己一方是詐敗還是真敗的能力。身邊都是戰友,大家一起向前衝的時候,可以跟著衝上去。即使心裏再怎麼怕死,周圍的人不退,自己就不好意思退,咬著牙也要堅持下去,部隊就能維持住不崩潰。

反過來,當你身邊的人都開始逃跑時,一個人再怎麼勇敢也沒用。即使自己不想跑,被別人裹挾著,也隻能向下逃。所謂兵敗如山倒,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在全線潰敗的時候,一兩支精銳部隊都起不到逆轉乾坤的作用,很可能被其他部隊給帶跑,連累自己也完蛋。

這種時候主將發布命令,要求部隊逆殺或是告訴部下自己另有安排,實際都來不及。通訊條件擺在那,將主喊破喉嚨,下麵的人也未必聽得見。即使聽見了,是否相信也是個問題。詐敗與潰敗之間的分野,不是誰都能掌握的,有許多出色的將領,就是敗在這種所謂的奇謀之下。

邱虎臣不認為州郡兵有能力完成這種詐敗的複雜動作,即使對方經過一段時間集訓,膽子變大,武器裝備也變好,終歸底子擺在那,不可能這麼短的時間就脫胎換骨。而且自己一方還有五百具裝騎壓陣,就算對方真的有個別部隊可以反擊,在重騎兵麵前,也無非就是送幾顆人頭罷了。

曳落訶興奮地發起衝鋒,追擊敗退的步兵,三支輕騎兵如同三枚箭頭刺入州郡兵的大陣之內。重騎兵已經穿戴好盔甲,在侍從的攙扶下跨上戰馬,催動坐騎開始碎步前進。為了保存體力以及馬力,重裝騎兵不會從一開始就發動高速衝鋒,隻有在接近目標時,才會全速衝擊,從對手身上碾過去。

當重騎兵開始發動時,邱虎臣也已經衝下高坡,在親兵扈從下,加入追擊的行列。這個時候指揮意義不大,騎兵的眼睛都看著前麵,搖斷了胳膊也沒人看令旗。勝負輸贏,就在此一舉,他相信自己不會輸!

騎兵插入隊伍,隨後就該是步兵四散奔逃,成為刀鋒下的祭品。類似的情景,不知經曆過多少次,揮刀殺人已經成了身體的本能反應,不需要命令就能完成。可是今天的對手,卻讓邱虎臣感覺到一絲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