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鏖兵(一)(1 / 2)

平遙的州郡兵並未死守縣城,而是在城外列陣,這就給了曳落訶一個打垮他們的機會。這倒不是說平遙方麵指揮官無能,事實上能夠積極防禦,差點打了曳落訶伏擊的部隊,絕對不能用無能來形容。之所以野戰不守城,道理也很明顯。

曳落訶是騎兵。如果以步兵為絕對主力的州郡兵隻守城牆,就等於架起胳膊防守,讓曳落訶隨便打臉。就算是三頭六臂,在這種攻擊之下招架起來也很為難。曳落訶不需要攻城,隻要在城外持續騷擾,就能讓守軍疲於奔命,整個縣城也就失去功能。是以換做是邱虎臣作為守軍,也必須主動作戰。

隻不過同樣的戰術不同人實施,結果就會有出入。如果是邱虎臣指揮州郡兵對抗曳落訶,大抵的結果就是小敗或是小勝。這取決於兩軍的堅持程度,以及對傷亡的耐受力。可既然是邱虎臣指揮曳落訶,那對麵不管領兵的是誰,都注定死路一條。

一千五百名輕騎兵分為三隊持續騷擾,五百名具裝騎,作為總隊,並不參與前期的進攻。隻等到敵人的防線出現破綻,再一錘定音,解決戰鬥就好。而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晉州的部隊戰鬥力分為幾個檔次,曳落訶為最強,安定邦私下組織的飛龍、飛虎、飛熊三軍次之,再次則是朝廷的天字四軍,接下來則是州郡兵。作為正規軍序列中,戰鬥力墊底的部隊。州郡兵主要承擔戡亂、治安以及輸送物資,看守倉庫等任務。與曳落訶這種頂尖戰力作戰,即使有人數優勢,也不過是延緩敗北的時間,不可能逆轉戰局。

邱虎臣立馬在高坡上,觀察著戰局。對麵的旗號高挑著,乃是平原原來的旅帥周翔。由於家眷在安定邦控製之內,大批州郡兵將領都沒有接受平遙軍改編,在被俘後選擇放下武器,重歸安定邦麾下。周翔算是少數歸平遙的將領,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三個字:不如意。

在安定邦手下,周翔一直得不到重視,提拔的機會很少,混到四十歲,也就是個旅帥。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他這輩子也就到了這一步,最多做個指揮使,不可能成為將軍。眼下州郡兵從規模看,大約有六千人,算是周翔這輩子指揮最多的部隊。

“無能之輩,不堪一擊。”邱虎臣冷哼一聲,給身邊的軍官下令道:“半個時辰,你們三支隊伍有半個時辰撕開防線,讓重騎兵殺上去。如果你們做不到,到時候重騎兵就從你們身上踩過去。車輪法,攻擊!”

一聲令下,戰鼓如雷。曳落訶的旗幟先打出來,那些州郡兵在看到這麵旗幟之後,隻怕鬥誌都會下降五成以上。邱虎臣冷笑著,看著士兵的行動。輕騎兵開始奔跑,士兵摘下弓,準備傾瀉箭雨。這是曳落訶的標準作戰方式,三隊騎兵往來奔波放箭,尋找機會衝陣,讓步兵變得疲乏,最後再由重騎兵一錘定音。靠著這種戰術,他們在西戎人身上不知取得了多少勝利,對於降兵組成的防線來說,也不會有多少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