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安樂的抉擇(下)(1 / 2)

陶元鶴相士出身,最擅長的本領就是察言觀色。自然不會愚蠢的說出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就帝王大業不能考慮兒女私情之類白癡送死的話,微笑道:

“千歲放心,駙馬的安危小人自是考慮得很清楚了。我們在晉州的人手,保全駙馬爺綽綽有餘。就算安賊現在就造反,我們也能保證駙馬安然無恙。”

“那駙馬的官聲又該如何?”安樂公主問道:“雖然我們可以保下駙馬性命,可是失城而走,於他的名聲上,總是有些妨礙。”

陶元鶴心道:到那時你都當了皇帝,所謂駙馬就是你的皇夫,官聲如何都不要緊。但是公主動問,顯然不能這麼回答,連忙笑道:“回千歲的話,這一點小人也想過了,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在朝堂上揄揚昔日貧病交加一命嗚呼的柳鐵骨柳植。再請旨讓柳長安享受恩蔭,承七品中書舍人之職,以表彰柳鐵骨當日一片忠心。”

安樂公主微微一笑,“陶先生的意思是,用柳長安替死了?”

“正是,駙馬有心殉城,不想柳長安把駙馬迷倒送回京師,自願留在平遙為國盡忠,父子兩代忠臣,亦是國朝佳話。我們想要轉移那些人的視線,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打造一個英雄。柳長安是眼下最現成的人選,隻要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為國捐軀上,駙馬怎麼樣,就沒有誰會注意了。小人於市井之中亦有些知己好友,到時讓他們在民間散布輿論,保證把百姓之心,都引到柳長安身上,不讓人注意到駙馬。”

安樂公主微微一笑,“好個一石二鳥之計,陶先生不愧本宮智囊。”

“千歲過獎了。”

“陶先生這一計若成,大位必為本宮囊中之物。不管是安定邦也好,還是那人也好,也都可除去,算是為本宮去了兩個心頭之患。陶先生妙計,本宮先要謝過。各位先生可有其他意見?”

在場一幹心腹幕僚裏,如尹致道為人最正,高訥是京師文壇宗師一般的人物,孟承德是國子監祭酒,京師太學生歸其管理,這些人中任意一個,都是飽學之士,足智多謀,能被安樂公主倚為臂助並拉攏到核心幕僚團裏,除了名聲地位以外,自身的謀略都不會差勁。如果隻是空會談文不諳實務,也進不了這個圈子,說到計策謀略都是一流高手。

再者,這些人進入了這個圈子,自然也或多或少,都為安樂公主做過陷害打擊太子之事,與東宮勢成水火。一旦太子繼位,安樂公主好歹和其有兄妹骨肉之情,多半不至於有妨礙。這些幕僚的身家性命卻不一定保的住。因此這些人對於安樂的效忠,以及在這種事上竭盡所能,都不必懷疑。

幾人都認真思忖了一陣,尹致道點頭道:“陶先生的謀略,在我看來是當下我們唯一的路。隻有按陶先生的布置行事,才能保證千歲承襲大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因此下官認為,應當如此。禦史台會全力配合陶先生的布置,明天就向朝廷進言,為柳鐵骨申請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