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西城之行(三)(2 / 2)

他是練武之人,雖然年紀大些,但是身體依舊強壯,拉著柳長安的手向裏麵走去,力氣竟是大的出奇。石榴嫂兩人,也被安排著到客房待茶,陳家二女則被那些女人擁進了後宅,不知道去說些什麼。

“那些,都是老夫的姬妾。本來想湊齊十二釵的,結果也正因為這事,才認識柳師爺,也算是天數。我家兩個丫頭從小嬌生慣養,不大懂事,又沒有什麼本事,在衙門裏讓柳師爺費心照顧,老夫要先代她們說一聲謝。這兩個丫頭沒惹什麼禍吧,如果做的有什麼不對之處,柳師爺隻管罰,用王法處置,老夫沒有二話。”

“陳老爺言重了,兩位小姐很懂事,在衙門裏幫了很多忙,談不到惹事。這次來,實不相瞞,是向陳老爺告幫的。”

陳起望哈哈一笑,“柳師爺所求之事,老夫也想到了。來了這麼多張嘴,喂起來確實不容易,衙門沒糧,就隻能告貸於大戶,這是情理中事。柳師爺隻管放心,我們兩人一見如故,不會讓你們衙門公人挨餓的。整個平遙縣衙的口糧,老夫一力承擔。”

“如此就要多謝陳翁了。不過公人固然要吃飯,老百姓也要充饑。進城的難民裏,有一些有錢人,還有人在鄉下有產業,他們會帶一些糧食來,或者有錢。但是大多數人而言,既沒有錢,也沒有多少糧食,唯一的財產,就是鄉下的田地。可是那些田地沒法變成現銀,眼下還是吃不上飯。賑濟百姓,這是官府的責任,可是現在衙門手頭存糧無幾,很難養的起這麼多人。陳老爺對這一點,多半也有所了解,所以衙門的意思是,向幾位員外借米。”

柳長安咳嗽一聲,“四大家昔日追隨聖祖陛下立下赫赫武勳,皆是國朝忠良,於大周忠心天日可鑒。眼下平遙遇到麻煩,也請四位員外能效法祖上,解囊暫借,以解危難。這筆糧食是我們借的不是要,縣太爺已經行文上憲,向府裏及州裏要糧。隻要糧食一到,所借糧食必然償還,這一點,可以用官印蓋章,立下借據。”

陳起望搖頭道:“借據……沒有用的。我是本地人,對這裏的情形,比柳公子清楚。不管是府還是州,都沒有多少餘糧可以調撥。晉州始終不是個富裕州郡,能夠維持住收支平衡,就已經很不容易,又哪有多少餘米可以支應?以前平遙鬧災,都是要富戶捐米換功名,就是因為借了米,也還不出。柳師爺和駙馬的信譽,我是相信的,可是沒有米,你們也沒有辦法不是麼?所以這個借字,沒必要提,名義是借,實際就是要。”

他頓了頓,說道:“可是我們四大家這次決定,功名不買了。我們族裏的年輕人,差不多都有了功名,再買這個,又有什麼用呢?怕是幫不上柳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