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再起波瀾(2 / 2)

“原來楊家妹子看上的,居然是個新科進士,就是不知道,是第幾甲……”

“三甲,同進士,第九名。江右人士,今年二十四歲,家中為江右名門望族……已婚配。”

李姓書生一字一句道,他的臉色又變成了那種雖然不是刻意板起,卻依舊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模樣。那種冷漠,任誰也感覺的出來。他似乎對這位馬文彬很了解,三兩句間,就說明了對方的出身來曆。看到柳長安看過來,他也不隱瞞

“馬文彬跟我是同科進士,大家算是同師……”

文臣仕林,拉關係的方法就是四同。同窗,同年,同鄉,同師。這種關係,被稱為官場上的四大鐵。李姓男子在控鶴監裏有極高的地位,柳長安一直以為他是個控鶴大員,或是某位宗室中人。卻不想,竟是新紮出爐的進士,和馬文彬是同年加同師。不過看他的麵色,似乎對這個同年好感欠奉,也沒有為其說話的意思。

不知道李某人的科名如何,但是柳長安知道,一個三甲同進士,倒也不是十分了不起,不過徐祖蔭那裏,確實不好辦。隻要經過殿試錄取,就是天子認可過的人才,然後現在再說這個人才作風不檢,甚至牽扯到人命案。斷送的,不單是馬文彬自己的前程,於天子乃至主考麵上,都沒有很大光彩。徐祖蔭前來,與其說是彙報,不如說是來求援。

徐祖蔭道:“李公子,現在我們的比限,所剩不多。如果再處理馬公子一案,恐怕……時間上來不及。可是我朝自有律令在此,鳴冤鼓響,不可不問,這,可該如何是好?殺人者實乃馮汴,無涉於馬生,下官以為,如果隨意攀扯,與此案並無十分好處。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

“楊小姐已經看過了遺書,應該知道是誰殺了她父親,她還堅持要提告馬文彬這個新科進士,自然有她的理由。如果我們對她的理由不予以回應,則小民的怨氣,又該怎麼出?她失去了雙親,頓失所怙,已經十分可憐。如果你再不給她一個申冤的機會,這口氣出不來,你就不怕她吊死在萬年縣衙門外?到時候京城裏隨便哪位都老爺出頭,恐怕徐翁日子都不好過。”

徐祖蔭擔心的,實際也是這一點,京城裏有上百個言官,每天眼睛發藍的尋找毛病參人。他們不敢招惹勳貴名將,拿自己這種縣令練手,卻是毫無心理壓力。他不住地點著頭,承認李生的話有道理,可是卻又對辦理此案,很有些為難。畢竟馬文彬不是殺人凶手,楊氏的提高,很可能就是無理取鬧加發斜不滿,自己又不能陪著個小女孩發瘋。這種尺度,實際是沒辦法掌握的。

柳長安忽然道:“徐翁,要不然,讓學生和她談一談?雖然打了鳴冤鼓,但如果可以和解,案子也可以撤消。既算是官家出頭,也不至於將事情鬧大,不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