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安點頭道:“學生明白。控鶴監的邀請,區區一書生,又怎能拒絕。好在學生隻有孤身一人,此身所在,即是家鄉。用不著交代什麼,也不用安頓什麼,大人隻要有吩咐,學生即可效犬馬之勞。隻是這案情,能否示下?”
“原本就得要你知道,自然是要跟你說個明白……”
萬年縣外,一乘二人小轎,在衙門前停下。兩名轎夫向旁閃去,讓開正門。一路緊跟在轎旁小跑過來的小丫鬟,已經累的滿頭是汗。一邊跑著,一邊用隨身帶的手帕,擦去額頭上的汗珠。等到轎子停穩,她連忙低頭,掀起轎簾。
隨後,從轎內邁出的,是一隻鞋麵上縫著白布的繡鞋,隨即,是素色長裙,同色比甲,接著就可以看到一段修長潔白的頸子,順而向上,便是一張精致美麗的麵孔。
這張麵孔的主人,年紀剛剛過了二八妙齡,正在青春年少之時,一雙大眼睛布滿血絲,又紅又腫,臉色甚是難看,目光中流露出的,更多是哀傷與痛苦,而非屬於她這個年齡,應有的活潑樂觀。
這種美麗的女孩子,是很容易引起路人注意的,何況她的穿戴證明,並非寒門之女,顯然是個頗有資財的閨秀。雖然大周風氣開放,但是像這種閨秀,等閑也不易見到。因此她一出現,還是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光,直勾勾的朝她看去。
這女子對這一切似未得見,直奔著萬年縣衙外,那麵立在高高鼓架上的鳴冤鼓而去。這是大周天子,在各地親民衙門,為親民官設立的規矩。隻要鳴冤鼓響,親民官必須無條件升堂,否則一旦為禦史所劾,就有罷官之憂。
當然,各地衙門對於這一規定,也有自己的土對策。大半鳴冤鼓前,都有專門衙役負責看管,目的就是不讓百姓碰到這鼓。萬年縣雖然是首縣,但是在這一點上,與地方衙門並無不同,同樣有兩名衙役值守。
可是當兩名衙役看到這女孩的模樣,伸出去的胳膊又放了下來,賠著笑臉道:“楊小姐……請不要為難我們弟兄。”
女子搖搖頭“二位叔叔,我不會為難你們。每人五兩銀子的孝敬已經準備好,足夠抵消二十杖的懲罰。家父屍骨未寒,家母又吞金自盡,請恕小女子鬥膽,要為自己和家人討一個公道回來。”
纖細的手臂,抓起了鼓槌,佳人的表情變的嚴肅而又凝重,隨著胳膊用力揮動,一聲聲鼓聲,傳入萬年縣內,也在身邊,吸引了大批路人百姓。
萬年縣,又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