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市上轉悠了好幾圈之後,男主人終於把腳步停在了一個攤子前,這個攤子隱藏於市場邊緣的巷子裏。看著眼前那花花綠綠的二手衣服,男主人顫抖著翻看了幾件,最後問了一件小孩子衣服的價錢,一問之下,男主人那沉重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了,因為那衣服的價錢實在是太高了,他手中的糧票也就能湊合著兌換下這件小孩子的衣服。
在那種艱苦的歲月了,農村的集市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新衣服、新褲子賣。所賣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歐美國家穿了不要的舊衣服。就算是舊衣服,在市場上也得偷偷摸摸的交易,畢竟對於做生意這件事情,在當時那種特殊情況下,尤其是從資本主義國家流入市場的舊衣服,更是不被允許,甚至這些舊衣服還會被稱為資本主義的尾巴,鬧不好是要吃苦頭的。在當時的那種社會氛圍之下,是件比較敏感的事情,但總有膽大之輩敢冒天下之大不諱。
但是在大家都無法解決穿衣吃飯的問題的情況下,這種二手市場反而很受歡迎,但普通人家還是買不起,這就是當時社會一貧如洗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事情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後,國家日益強大起來了,這種交易二手衣服的地攤,才慢慢的退出了農村集市這個舞台。我小的時候,就穿過別人捐獻給的一件夾克。
男主人思量再三,隻得狠狠心,把那看著還算有三分幹淨的衣服給放下了。地攤老板見狀,就冷冷的笑了笑說道:“老表啊!是不是心疼手中的票子啊!”
地攤老板早把男主人的心思給看明白了,他也知道,就這樣的窮人,都是看的多,買的少。一天下來,雖然臨近過年,但買賣始終不見好,難免心情就有些低落。
男主人嘿嘿的幹笑道:“就看看……家中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再來買。”
那地攤老板人精般的腦袋,豈會相信,何況這看了不買的人,不都這麼說嗎?
於是就冷哼一聲,嘲諷的說道:“是孩子還小呢?還是家中等糧下鍋?如果是家中等糧下鍋,你不妨就湊合著買個紅燈籠回去哄哄孩子吧!”
男主人聽了地攤老板的話,感覺有些道理,衣服是買不成了,但孩子總要給她買點什麼吧!這紅燈籠也算一個想頭,重點是便宜,怎麼說也要過年了,總不能太寒磣吧!何況鄰居們都耿直了脖子看著呢!男主人想罷!點點頭就走了。
有了想法之後,男主人很快就辦妥了事情,一路上心情愉快的和村裏人結伴回家了。
1958年的狼禍可謂是鋪天蓋地而來,小搓格也不例外,在回家的過程中,一陣陣狼嚎從四野傳來,那叫一個瘮人啊!眾人為了減輕心中的恐懼,幹脆就唱起了山歌,也好壯壯聲勢。
一路上倒也平安無事,就在男主人回到家中,感覺可以鬆上一口氣的時候,他萬萬沒想到的禍事就接著來了。
他家那個三歲大的孩子,見父親沒給他買回什麼新衣服,雖然鬧了一會小脾氣,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會情緒過後,就開心的點燃紅燈籠,在自家院子裏跳躍歡呼。
見孩子天真跳躍的身影,男主人隻得無奈的歎息一聲,暗思,罷了!日子就這樣子,能過一天算一天了。
疲憊的男主人回到家中就喝了一大碗水,沒一會功夫就感覺肚子裏開始有了動靜。無奈之下,隻得起身外出上廁所。在紅河當地的農村裏,基本上都是把廁所建在屋子外麵。而屋子基本上又是清一色的土掌房,這土掌房的格局就是正房三間,而後在兩側各建一間耳房,再砌一堵牆把左右連通,中間開一道大門,這就是紅河地區比較著名的土掌房的基本布局。
孩子看到自己的父親準備出門,就高高興興的跟了上來,禍事就這樣發生了。
男主人剛剛打開大門的一瞬間,忽然就從外麵躍進一隻野狼,還沒等那男主人反應過來,他家那三歲大的孩子,已經被野狼給叼走了。
男主人被這突然發生的變故給驚得目瞪口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等他撕心裂肺的大叫一聲時,孩子已經被那野狼給叼走好幾百米了。天真的孩子大概以為有人在跟他鬧著玩,所以自始至終都沒有傳來哭聲,而他喜歡的紅燈籠也始終沒有撒手,這這樣一個紅色的光點,越跑越遠。直到三天之後,有人才在幾裏之外的田埂上,發現了一個破爛的紅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