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本天書(一)(2 / 2)

我曾經還一度認為,這本書也就是眾多神秘傳說中的一個,根本就是沒影的事兒!

其實有這種想法不止我一人,幾乎所有的爨氏子孫都有。

因為這本書的神秘程度,完全不亞於一個寶藏的神秘。

據說,‘族誌’中記載著許許多多關於我們爨氏家族的秘密,其中有些秘密,就關乎著我們整族人的存亡,所以這本書,早早就被爨氏的先輩們給消毀了。

正因為大家都以為‘族誌’被銷毀了,所以才會覺得那些有關‘族誌’的傳說,都是些沒影的事。

而如今,這樣一本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書,就這樣靜悄悄的躺在我的麵前,我能不震驚嗎?

我能不吃驚嗎?

我的心還能平靜嗎?

就這樣,我捧著‘族誌’手,都開始微微顫抖起來。

我不知道自己是應該恭恭敬敬的放回原位,還是應該打開看看……

內心的理智告訴我自己,我不能打開它,也許就在我打開的一瞬間,我就會看到足以讓我後悔一生的事情。

但放回去……又感覺心存不甘……

過了許久,我都沒能說服我自己做出最後的決定。

就在我自己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之時,突然感覺頭皮有點發癢,本能的就順手一抓。

而就在此時,我忽然醍醐灌頂般想起,自己這麼著急回房,不就是想看看二爺爺留下的紅漆木箱中,沒有沒關於1978年一隊越南士兵來到爨城的記載?

沒承想一看到這滿箱子的賬簿,我就被瞬間反客為主了,因為心情的煩躁,就把自己的本來目的給忘記了。

如今看著‘族誌’這本神秘的天書,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二爺爺這麼鄭重其事的用一隻鐵匣子秘藏,卻又不上鎖,難道他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知道,這本書的重要性的同時,還要我看看裏麵的內容?

如果二爺爺真是這麼個用意,那他老人家也太煞費苦心了。

既然如此,那麼我似乎不看看,就對不起他老人家了。

也許我心中的疑問,這本書裏會有記載,也不是不無可能的。

書本很陳舊,書頁翻起來感覺很脆,似乎稍微用大了一丁點力,就會瞬間四分五裂。

想著這本書的神秘性及貴重性,我隻得盡量把動作幅度放小一些。

翻開第一頁,才瞟了一眼,我就感覺有點頭暈。

字體是繁體字,好在用了楷書來書寫,但書寫方式卻是豎著的,看著就感覺一頓老火。

火氣噌噌的上竄,好在都被自己的理智給壓住了。

從書頁的陳舊程度來判斷,恐怕有上百年的曆史,甚至弄不好,從先祖定居於此就開始了。

按照古人的書寫習慣,及書頁本身的滄桑感,我隱隱感覺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我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穩了穩心神,細細一看,吃驚得瞪大眼睛,這本書的紀年方式,竟然是從南明永曆十六年開始的。

從史書中可以知道,南明永曆帝在永曆十六年,也就是清康熙元年,就被吳三桂給殺了,至此明朝再無後繼者。

那麼也就是說,這本‘族誌’是從永曆帝被殺的這一年開始記事,難道先祖不知道南明朝已經滅亡了嗎?

難道先祖不知道,天下已經改朝換代了嗎?

這不應該啊!

從爨氏家族的傳說中可以知道,先祖對於明朝的滅亡,及天下已經改朝換代,可以說是心知肚明。

那麼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用南明永曆來紀年呢?

難道這就是這本書要被銷毀的原因?

正因為用了南明永曆這種紀年方式,我們爨氏家族就會麵臨著存與亡的危險?

如果對照曆史,這事要放在清朝,還真有可能。

但清朝都滅亡已經近百年了,為什麼還要這麼忌諱這本‘族誌’?

我真的搞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