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過了沒多久,又來了一個風水師,但見那風水師生有仙風道骨之貌,圍著爨城附近地勢一番查看,又是歎息,又是搖頭。
很多好事之人,本就想聽聽他有什麼高見,但那風水師卻是什麼都不肯說,隻是搖頭,這就有點要命了。
事情很快就傳到了爨氏先祖耳中,先祖感覺事情有異,便急忙派出手下一員猛將,將那位風水師請回了爨城。
經過一番軟磨硬泡,風水師這才說出了他搖頭的根源何在!
原來啊!這位風水師本來隻是碰巧路過這裏,眼看這裏的山勢、水形布局不凡,感覺這是一處藏風聚水的有靈氣之地。
好奇之餘,就四下走走看看,這應該屬於一種職業病,就像一個古董收藏家,一看見古董就挪不動腳,是一個道理。
但是,當他看到烏蠻山三灣九十九洞時,一顆灼熱的心瞬間就熄滅了,所以才忍不住搖頭。
烏蠻山本是一條龍脈,這隻要懂一些風水堪輿之學的人,都不難看出。那麼風水師為什麼要搖頭呢?
先祖也是萬分不理解,所以就非要那風水師把話給說明白了。
風水師本不想多管閑事,但一看先祖那副架勢,如果不說出來,恐怕是走不了了,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
以其把小命丟了,還不如實話實說,於是風水師就要求先祖,給他準備一桌豐盛的飯食。
待風水師一頓狼吞虎咽後,才緩緩的道出烏蠻山之秘密。
其實話說出來後,就一點都不神秘,但那一層窗戶紙不捅開,也許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秘密。
烏蠻山是一條龍脈,這一點誰都不懷疑,但是這龍分為潛龍、飛龍等,甚至還分為生龍及死龍。
也許潛龍、飛龍什麼的不難理解,但是這生龍與死龍就有點費腦子了。
而實際上,生龍中就包含了潛龍及飛龍等,那麼死龍又該怎麼說呢?
那位風水師是這麼解釋的,烏蠻山應該是一條龍脈,依照其形勢,確實為‘潛龍飲水’。
讀過易經的人都知道,乾卦從初九爻到上九爻,就已經對龍存在的形式,做出了非常明確的分類。
初九爻辭為潛龍勿用,雖然勢微,但一路前進,到了九五爻爻辭就成了飛龍在天,這完全是一種可以飛黃騰達的吉兆。
這也就難怪之前的風水師敢信口說,爨氏之後人必出不凡。
先祖跟隨晉王李定國‘反清複明’,現在敗局已定,心知此生要留遺憾了,卻又是心存不甘。
就尋思著風水輪流轉,自己成不了的事情,就要子孫來完成,於是就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定居。
期望借助風水之陰功,來強改命中的定數。
如今有人提出了異議,他當然不能接受。
那風水師是吃江湖飯的人,其本身就善於察言觀色。他首先肯定了爨城所在位置的風水形勢,確實為‘潛龍飲水’之象。
但烏蠻山整體上呈現出的,卻是千瘡百孔之象,也就是說,烏蠻山就算是一條龍脈,那也是一條千瘡百孔的龍。
說到千瘡百孔,大家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
試想一下,凡是活物,能呈現出千瘡百孔的樣子嗎?
如果呈現出了千瘡百孔的樣子,那麼這絕對不是什麼活物,因為隻有死物才會被蟲子啃噬得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