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尖銳(2 / 2)

這是很多人忽視的問題,大家對富豪榜好奇,但很少人懷疑它的合法性。

胡閏對華國民營企業的關注,最初是源於一種對華國經濟蓬勃發展的興趣,這屬於學術研究或者社會調研的範疇。

但在他將富豪榜交給《福布斯》雜誌,並領取報酬的一刹那,他對華國民營經濟的調研,已成為一種商業行為。

從學術性質轉變成了商業谘詢,顯然這一領域國內還沒有對外開放。

即使是特殊情況,也應向華國的外經貿主管部門報批,予以備案,而實際上,到目前為止,胡閏和他的團隊還沒有辦任何工商登記手續。

“我們一直在和相關部門溝通,希望允許我和我的團隊完成這項工作。”胡閏回應道,“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鼓勵華國民營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我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我可以,在調查的過程中沒有拿富豪們一分錢。”

“但你和《福布斯》雜誌是合作關係,或者《福布斯》雜誌雇傭了你的團隊來做這件事,這是商業行為,對麼?”慕姍姍追問道。

胡閏並不是《福布斯》雜誌的員工,他和《福布斯》雜誌簽了合同。

他依照《福布斯》雜誌提供的一套調查和評選的方式和原則在華國調查富豪們的財產,最終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

在發表之前,《福布斯》雜誌會對這份榜單進行審查。

可由於離華國太遠,雜誌社不可能直接派人去那裏核查,所以對於這份排行榜,通常是由《福布斯》自己的專家仔細審核後提出一些問題,然後再由胡閏或《福布斯》駐香江等地的記者核查。

決定權在《福布斯》手裏,排行榜一旦刊出,《福布斯》就必須負全部責任。

“沒錯,的確是商業行為。”胡閏承認道,“這牽涉到兩國不同的商業和法律體係,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發生一些誤會,我希望能盡快解決這一點,把這份榜單堅持做下去。”

慕姍姍沒有追根究底,她不是法官和律師,隻是提出自己的觀點。

至於有關部門會不會調查,就不在她的職責範圍了。

“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不是《福布斯》刊登了這份富豪榜,富豪榜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你覺得是這樣麼?”慕姍姍陳述道。

胡閏在華國以什麼性質進行調查不去,關鍵是《福布斯》承認了他的調查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人們正是因為對《福布斯》這本美國財經雜誌的信任,而默認胡閏富豪榜的權威性。

換句話,沒有《福布斯》,這個富豪榜什麼也不是。

“這很正常,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個宣傳平台,《福布斯》雜誌有這種影響力,這是我和他們合作的基礎。”胡閏如此道,“當然,我們的調查工作同樣重要,這是共贏的局麵。”